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预告片 抢眼的“圆形”画面引热议
就在昨天,没错,就是大多数人在欢度(或悲度)白色情人节的时候,冯小刚新作《我不是潘金莲》发布了一支预告片。因为其十分抢眼的“圆形”画面,成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引发热议。
有网友表示,这支预告片太牛逼了,居然全程圆形构图!有人就问了:圆形画面有什么用意?这支预告片怎么就牛逼了? 我看了几遍这支预告片,很喜欢。于是基于我个人的理解,试着解析一下。 毫无疑问,这是一支很有个性的预告片。 暂且不妨抛开其内容,仅就预告片本身的技术层面简要分析一下,大概就能看到如下几点“个性”: 1、圆形画面,先锋试验。 这显然是这支预告片最具个性的地方:我们见过16:9的长方形画幅,也领教过类似于侯孝贤导演《刺客聂隐娘》那种1:1的正方形画幅,但对于圆形画幅,却是国内“史无前例”的第一次。
这并非我们的打开方式有问题,也不是这支预告片的格式有问题,而是影片导演冯小刚的一次颇为大胆的先锋试验。据媒体报道,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不仅预告片是圆形画幅,海报是圆形构图,就连正片,也将是以圆形画幅呈现。 这可不是常见的方式。要知道,即便是喜欢玩手法的欧美电影创作者们,也鲜有这么玩的。但冯小刚导演打算这么“试一下”,作为他暌违银幕两年多的一种大胆回归,也作为他从商业转向文艺的一种转型试验。效果会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圆形遮幅的画面风格,很有个性,令人印象深刻。 2、构图精致,色彩讲究。 乍一看,习惯了长形画幅的观众大概会对圆形画面感到有些不适。但随着画面的不断更迭,镜头的不断转换,你会发现,这种圆形画面的构图,很有美感。
如果正片真是采用这种圆形画幅的话,那么在拍摄期间,导演和摄影师在构图上的所有想法都会是基于圆形画面来考量的。就目前看到的预告片来看,圆形画面里的构图,的确是用了心思的。每一帧画面,人物、场景的出现,囊括在圆形画面里,显得十分精致而唯美。
而这支预告片在画面色彩上的特点,也足以见到创作者的细腻心思:色彩的搭配及变幻,不仅塑造了画面或饱满、或空虚、或热烈、或冷峻的风格,还借此传递了影片所包含的权力、爱恨以及残酷。你会在预告片里的色彩变幻中,看到其浓烈的表达。比如预告片开头的三种颜色变化,从开会的红色到范冰冰的绿色再到风景的蓝色,你会感受到其中关于权力、关于个人以及关于现实的某些寓意。
(红色氛围下,凸显的是权力的严肃)
(绿色氛围凸显李雪莲“戴绿帽”的命运)
(蓝色氛围里,凸显的是现实的残酷冷峻) 3、配乐紧张,剪辑紧凑 如果不看画面,单听这支预告片的配乐,多数人可能会有这样一种错觉:这是一部武侠片?实际上,这部电影没有江湖恩仇,没有武打较量,但却丝毫不比武侠江湖逊色:因为它有更叫人无奈甚至恐惧的“江湖”。
范冰冰饰演的李雪莲为了一件离婚案以及为了一句“我不是潘金莲”而耗费近二十年的时间去上访、伸冤,却始终面对着各种阻碍。但她并没有轻易放弃,而是近乎顽固地坚持着,像一个孤胆英雄,独自对抗着残酷的现实。 而密集的鼓点搭配苍凉的弦音,看似简单的配乐,却营造了一种紧张感,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主人公孤独对抗的残酷、无奈与悲凉。
一个人,从春夏到秋冬,从长发及腰的青春到短发遮头的中年,李雪莲经历着岁月的磨砺,经历着现实的摧残。而在短短的预告片中,制作者用紧凑的剪辑很好地传递了李雪莲所经历的青春与衰老、欢喜与悲伤、平静与愤怒。
(上一秒还是青涩,下一秒就已历经风霜)
(好不容易收获喜悦,很快又陷入悲伤)
(本打算平静面对,突然又翻起愤怒) 如上所述,《我不是潘金莲》这款预告片在圆形画幅、构图色彩以及配乐剪辑上,显示了其独具一格的个性。但是,采取圆形画幅和构图,有什么用意呢? 不少人觉得,这样的处理只是为了配合影片的上映日期,也就是为了烘托最后展现的那个画面:二零一六中秋相逢是圆。
电影目前定的上映日期恰逢农历八月十五,是一个月圆的日子,也是我们传统的中秋佳节。自然而然的,人们会把预告片的圆形画面与上映日期关联起来,认为这种方式仅仅是为了凸显上映日期的“圆”的特点。 这当然有道理,片方也肯定有这方面的考虑,至少,当观众看完这支预告片后,很容易就记住了这部电影的上映日期。但在我看来,除了上映日期的信息传递之外,还有别的一些意思。 如你所知,《我不是潘金莲》改编自著名作家刘震云的同名小说。对刘老师的作品稍有了解的人大概会知道,他的作品有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且常常具有一种令人会心一笑的近乎荒诞的幽默感。曾几何时,刘老师的作品给我带来过无数次堪称畅爽的阅读体验。《一地鸡毛》、《我叫刘跃进》、《一句顶一万句》,这三部作品曾让我爱不释手,好多次在体会思考中不禁笑出声来。刘老师用文字勾勒出来的普通老百姓的辛酸、社会现实的残酷以及相应地对现实的批判,常常引人深思;而他在描述个人对抗命运、对抗现实的过程中,常常又飞扬出一种荒诞的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我不是潘金莲》也是这样的作品,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刘震云老师第一次用女性作为主角的故事文本。有意思的是,这部发表于2012年的小说有着独特的结构:累计17万字,多达284页的小说里,前267页是序言,最后17页才是正文。 刘震云老师用两百多页的序言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村妇李雪莲意外怀了二胎,为躲避计划生育政策的惩罚,她决定跟丈夫秦玉河假离婚。出乎意料的是,等她生下小孩,她发现,原先假离婚的丈夫却和别人真结婚了。 深感不平的李雪莲去法院告状,试图证明离婚是假的。可就在告状的过程中,她又被秦玉河当众骂她结婚时就不是处女,甚至说她不该叫李雪莲,该叫潘金莲。假离婚案带来的冤屈加上“不道德的标签”带来的委屈,让李雪莲心酸愤怒,一气之下,踏上了上访之路。令人惊叹的是,这一上访历程,竟持续了二十年。
许多人认为这部小说是《一句顶一万句》的姊妹篇:因为都写了一个戴绿帽子的人想杀人的故事。只是,《一句顶一万句》表达的“是想在人群中找到能说上话的人”,而《我不是潘金莲》则表达的“是想在人群中纠正一句话”,因为那句话关乎道德、关乎荣辱、关乎一个女人的尊严。 但是,在李雪莲为了向世人证明“我不是潘金莲”的过程中,社会的冷漠、现实的残酷、人性的多变、生活的艰难,都像鞭子一样鞭笞着这个普通女性的命运,同时也鞭打着旁观者的心。而我们作为读者也好,作为观众也好,都是旁观者之一。 我想,冯小刚导演采用圆形画面的用意,除了其奔向文艺类型的大胆尝试之外,更多的,其实包含了这样一种意思:用圆形画面,制造“管中窥豹”的感觉,让所有的旁观者,真正被剥离,以一种独特的视角,去审视、观察一个对抗社会现实的人物的命运。
于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刘震云老师的文字,也很喜欢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因为我觉得那是很靠近我的,也是很接近生活的。 而对于冯小刚与刘震云的第四次合作所创作的这部电影《我不是潘金莲》,我不敢确定它是否能收获大众的喜爱,也不敢确定这样的圆形画幅的处理能否得到大众的认同。但对于这部电影本身,我可以确定的是:它值得期待。 谁知道呢?说不定范冰冰就因此得个什么奖呢,毕竟,她在这部电影里有着不小的突破啊。
来源:公众号【木易的岛】(muyidd2015),欢迎关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