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猎人》影评:如何以人性的方式美化美国早期的西部侵略
《荒野猎人》:如何以人性的方式美化美国早期的西部侵略 文/马庆云
小李子凭借电影《荒野猎人》终于获得了刚刚颁发的奥斯卡大奖。从2014年开始,媒体间便开始宣传,别再让小李子陪跑了。套用高晓松在《晓松奇谈》里边的一句话讲,没那么多宣发费用花到中国来,大伙怎么会知道小李子。我们自然可以惊叹于小李子团队的运作能力,甚至可以说是炒作能力。但同时,也应该看到,《荒野猎人》这部奥斯卡影片,不过是一部美国的主旋律电影。 整部电影的宣发,都是围绕弄死小李子的多少种方法展开。这种宣传,倒是也简单有效,弄死主演,自然血腥、暴力,卖点全出来了。纵观《荒野猎人》,也确实是这个路数,小李子的皮草队伍先遭遇“少数族群”的袭击,然后又是黑熊,又是冰天雪地的,一边瀑布逃生,一边荒野求食,还被一路追杀,最终把敌人干掉了。这些冲突,倒是也算激烈,典型的美国片的特点,敢给镜头,敢用特效,敢夸张对抗。
谨从看点而言,《荒野猎人》也有值得商榷之处。故事的前进推动力实际上十分薄弱,整部电影的四分之三,都是荒野逃生,不过是各种逃生的叠加罢了。这种做故事的方法,倒是很想刚刚从影院下去的电影,孙红雷、黄渤主演的《极限挑战之皇家宝藏》。各种剧情叠加罢了。要是让韩国电视剧导演拍,真能搞百八十集出来。影片直到最后,才让小李子把追杀他的人干翻了。这也成为该部影片唯一可以吹玄而上学牛皮的地方。 所谓的玄而上学牛皮,就是部分影评人说的,《荒野猎人》是个关于复仇的故事,影片最后,复仇结束,小李子面对镜头,孤独无助,因此得出结论:看看吧,复仇之后多空虚啊。然后,就仿佛有了高度一般。如果真是这样,那《荒野猎人》实在是一部非常差的电影。这跟最近上映的《青冥宝剑》结尾让两位主演对话说江湖一样一样的。太像小学生作文,最后写上一句中心思想的话。从以上角度来论,剧情叠加,中心不明,看点太少,让人昏昏欲睡等等,《荒野猎人》是难得一见的治疗失眠的良药。
然而,我又觉得,该片是一粒美国式的毒药。《荒野猎人》看似讲述了美国皮草生意人小李子在西部多不容易,一路被人家虐待啊,博同情啊之类的。实际上,这无异于日本拍摄一部日本皮草生意人在上个世纪的前几十年,在中国东北做生意,一路被东北当地人虐,被东北虎虐等等。用这种方式,忘记历史,美化自己,彰显自己主角的人性光辉,而对侵略,避而不谈。 美国建国之初,只有东部13个州,后来又买回来很多,侵略回来很多。《荒野猎人》的时代,正是美国从东部向西部扩张的时代。小李子饰演的角色玩着玩着枪,就让人家当地族群给干翻了,为什么呢?你到人家地盘上持枪抢劫去了,人家不干你干谁?日本人到咱东北来,除了张学良少帅不干丫的,咱中国人谁不想干翻了日寇?
美国的文学和电影中,倒是也有部分关于早年美国东部人怎么欺负西部当地族群的。但是,美国文学和美国电影的主旋律,还是东部白人的,是盎格鲁—撒克逊的,对建国之初的血腥、暴力与侵略,能不提就不提,能美化就美化。拿《荒野猎人》这部电影来论,实在是用貌似谈人性生存的方式,做着美化建国之初侵略史的勾当。 我最近正在读一本英国记者的书,名为《事实即颠覆》。他在里边谈到欧洲部分的时候说,欧洲人对伊斯兰人并不友好,而且弥合起来,或恐都没有机会。当一种文化和政治生态,一直在试图美化自己的历史,改写别族的历史,将外姓定义为落后愚昧与必然被改造的时候,族群与族群之间的矛盾,或恐很难弥合。美国从13州到现在五十几个州的发展,是以白人对美洲原始居民近乎灭绝的屠杀为基点的。《荒野猎人》不谈侵略,谈侵略者多么被虐,多么值得同情,多么对抗恶势力与恶天气。这种美国主旋律,还是少一点的好。 更多交流,欢迎添加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