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王宰相翁承赞二三事》点读商榷

抹茶玛莎
2011-08-20 20:57:40

  王锦照先生是我市知名的民俗和民间文学专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汇集、编写了数十篇民俗传说和民间故事,结集成《侨乡风情》出版,成绩丕扬,为繁荣我市文化,作出贡献。他所作《闽王宰相翁承赞二三事》(载2010年3月4日《福清侨乡报》)。虽只是摘取王铁藩先生的《翁承赞诗传》(见《福清文史资料》2008年第26期)的主要内容,但他把“诗传”通俗化地再次呈现给读者,自是作了一番有益的工作。然而,作为民间文艺家,一旦涉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史学”写作,偶而出现“尺有所短”,这也是常有的事。《闽王宰相翁承赞二三事》(以下简称《翁承赞》)一文,就有几个可商榷的名词解读。

  一、“授博学习科”。在这里,授,是古代任命官员的专用词,称“授官”或“授职”,简称“授”。如当代的“任命”。“博学习科”,是“博学鸿词科”之误。博学鸿词(又称为“博学宏词”或“博学弘词”)是唐代科举考试的九十多个科目之一,因此称为“博学鸿词科”。《翁承赞》一文作“博学习科”,查新、旧唐书均没有这样的官职,也没有这样的科举科目。如果说是“授官”,唐代没有“博学习科”这样的官职,如果是考中了“博学习科”,就不应该用“授”字。

  二、是“救济院” 还是“养济院” 《翁承赞》一文说,翁承赞见全国“乞丐、孤老(麻风病人)很多。……回朝奏帝要求救济乞丐和孤老(麻风乞丐),拔钱粮,建救济院。”且不说文中的叙述方式使读者不明白翁承赞"回朝奏帝"是向唐哀帝李柷还是向时任福建观察使的王审知“奏”报。(如是前者,就不应把此事列为翁承赞“在闽王为相期间”的政绩;如是后者,就不应用“回朝奏帝”一词,因为王审知终其一生只受封"闽王",没有称帝过)。“救济院”还是“养济院”的一字之差,就把“养济院”这一古代慈善组织所收养的对象搞乱了。在古代,由于医药和医术的落后,对麻风病还处于无法医治的状态。其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人皮肤麻木、变厚,表面形成结节,毛发脱落,手指脚趾变形,甚至腐烂,形像极为难看。为了控制传染,各级政府拨付国库钱粮创办“养济院”(即现在的麻风院)把流落在社会上的麻风病人强制地收养在养济院内(但当乱世时,养济院财源断绝,麻风病人也会流落社会),但不收养乞丐。如果把乞丐也收养在养济院内,不但会把麻风病菌传染给乞丐,而且政府也养不起那么多乞丐(现在依然如此)。“救济”一词,是救助灾民或失去劳动力和无子女依靠的孤寡老人的一种临时性措施,并不是固定的慈善机构或组织。把“养济院”说成“救济院”,不妥。

  三、“县、市”与“州、县”之不同。《翁承赞》一文说“救济院”最早建于光贤乡,“后全福建几十县、市普遍推广”。这“县、市”是当代的建制,在古代(含唐、五代),地方政权是“州、县”。州有两级,一是“直隶州”,直属于省布政司管辖,二是“散州”,属府管辖,但比县稍高,县官多是七品,州官多是五品或六品。但没有“市”的建制。现代的“市”,即仿古代的“州”建制。

  四、“安置功臣”不是“整顿吏治”的措施。《翁承赞》一文在叙述“整顿吏治”时,只说“安置功臣”一事。很显然,把“安置功臣”看作“整顿吏治”的全部内容。其实,两者是不相关的。安置功臣是稳定政局、团结内部的一个措施。而整顿吏治,通常所指的是制定用官制度和官员守则以及惩治贪官污吏、惩办违法权臣、清除官场腐败之风等等。历代史家,都没有把“安置功臣”列为“整顿吏治”的范筹。

  五、是“画锦集”,还是“昼锦集”。《翁承赞》一文认为是“画锦集”。然而,我们现在所能查到的史料记载都是“昼锦”而不是“画锦”。如:福州文史专家王铁藩先生一再肯定地说是“昼锦集”。他在《翁承赞诗传》一文中说:“史学家把这一时期(按:王审知主政福建时期)福建所发生明显的变化,归功闽王王审知。平心静气而论,很大的一部分属于翁承赞的诗词,《唐书》把他列到《文苑传》,因为当时尚有他的着作《昼锦宏词前后集》二十多卷行世。……。后人把它收入《昼锦堂诗集》。”此外,现存乾隆版《福清县志·文苑传》载翁承赞“有《诗集》、《谏议集》及《昼锦宏词》等集”;《县志·着述志》:“《昼锦宏词》二十卷,唐翁承赞着”;《福州人名志》作”翁承赞……着有《谏议昼锦宏词》前、后集,已散佚。仅存《昼锦堂诗集》辑本传世,收诗48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翁承赞,工诗,有《昼锦》、《弘词》等集。”《翁承赞》一文作者作《画锦》,不知所据何本。

  此外,还有一个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考证的问题,那就是《翁承赞》一文认为“翁承赞不敢回原籍定居”问题。他为什么不敢回福清 《翁承赞》作者沿用王铁藩先生的说法:“王延钧(审知子)杀兄自称皇帝,兄弟间又彼此争杀,承赞劝谏无效,只好辞职离开福州,亦不敢回归福清光贤里,隐居建安新丰乡。”就是说,王铁藩和王锦照两先生均认为是因为王审知家族内乱,互相残杀,致翁承赞不敢回福清。但没有举出材料的出处。愚见以为,这一说法起码有三个问题无法解释清楚:(1)翁承赞一生仕“三朝一国”(唐、后梁、后唐和闽国),在改朝换代和军阀割据的动乱中,他都能平稳地过度,且官运亨通,说明他的性格属于冯道一类“识时务”的明智之士。王氏内乱时,他虽提出“劝谏”,那是劝和,并没有反对或投靠任何一方。王氏任何一方得势,都不会和他过不去。他死后,称帝的王延钧还追谥翁承赞“忠献”谥号(《翁承赞》一文作“追谥忠献王”,误。翁承赞并未受封王爵,且王爵是“封”的或死后“赠”的。而“谥”只能是“谥号”,不能用作“谥”给“王”爵,还有,王世昌为翁承赞所撰的“墓志铭”说:“其寝病也,我王则奉药奉医,其云亡也,朝廷则加制,加赐。呜呼!府君存亡俱荣,始终俱美。”没有丝毫有可能被迫害的迹象。(2)翁承赞长子翁玄度晚年回福清定居江阴。他就不怕在他父亲被迫害时,受到诛连吗 (3)翁承赞怕受迫害不敢回福清,定居建安新丰乡就会平安无事吗 如果说他“不愿”回福清,或有可能。古代官员“告老返乡”称为“落叶归根”,是人之常情。但士大夫中的高级知识分子,选择自己喜欢的(但不是故乡)地方“隐居”,也是常有的事。翁承赞是诗人,(被史志列入“文苑”),他喜欢闽北厚重的文化氛围(如福建最早建立的建安郡,以及后来书坊、印刷业和闽学的发端,都在闽北),选择武夷山附近的新丰乡定居,或有可能。若说他“不敢”回福清,就另有原因。但现有所能见到的史料,均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地考证和探讨。在未得到可靠的史料记载之前,不宜照搬别人的资料来下肯定的结论。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