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B站走红:文物修复师圈粉实际是历史信息在传
生在央视,走红于B站,自媒体人再接力,《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成名路径非比寻常。这部三集纪录片最初在央视九套播出时,当时只道是寻常。然而,文物修复师的故事被上传到bilibili网站时,迅速达到爆红程度,如此的成名方式,彻底改变了此前文化网红成名的路径依赖。以B站、A站等为首的二次元潮流文化网站,亚文化的弹幕直播平台,将90后、00后审美趣味诠释的淋漓尽致。
按照B站董事长陈睿在2015年的说法,B站用户中75%是90后,17岁以下的中学生甚至超过三分之一。《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众更是集中于大中学校在校生,他们能够被迷一样的传统文化所迷住,他们的目光从通俗剧《甄嬛传》、《步步惊心》专注到文化承载者日常的纪录片,显然象征了青少年在精神文化领域的诉求,要比年长者更为进取。 以钟表师王津为代表的故宫博物院的文保科技部文物修复师们,在B站圈粉无数,他们在黑云压境一般的连绵弹幕中发出对王津师傅的赞誉,温文尔雅、芝兰玉树,在孩子们看来,在故宫修文物的工匠们,是最职业的匠人,有着最为终极的幸福感,是中华文化担当,他们和文物的缘分,不仅有天赋、勤奋,信念更为紧要,正是他们的温度、目光,才给了文物以价值,才有历史信息的散播。故宫师傅们不仅是专业院校科班毕业,而且采取历史悠久的师徒制,他们既有现代制度的保障,又要追溯历史细节和维持源流的门户。
遮蔽在历史暗影里的文化以及其守护者,和流行文化偶然相遇,顶级格物大师的日常在B站粉丝们脑洞大开杀戒时可以承受其想象和拼贴,以一丝不苟的修理技法、手把手的教诲、朴素语言对于至尊藏品的性格评点,让粉丝们膜拜于文化的信息密度,从孩子们油然而生发的弹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管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们可以轻松的从乌泱泱的狂欢弹幕中看到诸多小朋友要去学习文物修复技术、传统文化、历史地理学等等。90后、00后的绝大多数,几乎在少年时便已经默认这个世界为互联网时代,他们的青春期与电子产品大抵可以看做是共同进化,彼此几乎是共生态,《我在故宫修文物》在B站的走红,是一个明确的暗号。历史信息通过这种方式传承,当然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曾几何时,当下中国人对于中华民国时期有着浪漫想象,所谓民国范儿来对照当下中国的粗糙。然而,实质上民国识字率也就一成左右,相信能够达到本科学力的精英也就百分之一的可能性。豆瓣评分依然高居9.4分,以至于被形容为“完全不给其他国产片留活路”、现象级文化产品《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爆红,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当下青少年的精神生活的追求远比掌握着主流话语权的年长者的忧心,他们完全可以自发去深度阅读各种有意思的文本。
我们也应该记得民国时期的进步者梁启超、李大钊、陈独秀、胡适。鲁迅等大家是乐意相信青年有着更为美好的未来。50后的青春期是动乱岁月,60后、70后的青春期,文化产品也是非常匮乏,部分70后和80后在互联网的精英时代有所收获,然而他们还是将互联网看做是工具,而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于90后、00后来说便是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他们正常呼吸的空气,他们更为容易的接受各种花样翻新的娱乐文化,传统文化也必然以现代格式与他们产生共鸣,B站的观影文化可见一斑。只有青年人自愿去做金字塔的塔基,金字塔塔尖才能更高、更稳固。美的事物更为普遍的吸引着90后、00后,他们的未来才会更美好,这也是与不断奋斗中的70后、80后最大的不同,毕竟大多数中年人的精力更多是在世俗层面。中年人往往乐意对于扯淡,民国和古代史更多是叶公好龙的想象,相对而言,我更看好没有多少包袱的00后们对于历史信息的传承以及与现代世界的接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