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狙击枪在战火中诞生?仿苏式武器打得越军心惊肉跳
=====【军迷进阶指南】第12期 ===== 早在18世纪末期,欧洲的军队就装备了可实现精确瞄准的专用狙击步枪。二战中,带瞄准镜的莫辛—纳甘1930和毛瑟98K狙击步枪更是名噪一时,成为狙击手的最爱。然而,中国军队虽有不少神枪手甚至组建“神枪手支队”,却在很长时期里都未装备狙击步枪,自然也没有“狙击手”的专门称呼。十年前的热门电视剧《亮剑》里,独立团政委赵刚在1940年跟李云龙说“狙击手素质”,颇有“关公战秦琼”之感。 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神射手”(也就是狙击手,当时还没有统一叫狙击手的说法)使用的狙击枪,多为采用机械瞄准具的莫辛—纳甘1944步枪,也有部分狙击手装备了缴获的M1“伽兰德”半自动步枪。战斗英雄、志愿军王牌射手张桃芳使用的武器,就是一枝普通的苏制莫辛—纳甘1944步枪。图为二战德军狙击手配备的毛瑟98K狙击步枪。
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关单位曾在部分56式半自动步枪的机匣上铆装燕尾槽插座,配上瞄准镜作为狙击步枪使用。这种改装产品使用效果不好,未列装。1965年,我国曾尝试研制过专用狙击步枪,也因故未定型。在20世纪中后期的几次边境作战中,中国军队最常用的狙击枪就是采用机械瞄准具的56式半自动步枪,使用效果不甚理想。 1979年,中国军队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南军队依照越南战争的经验,仿照苏军建制,设立专门的狙击手,装备的苏制7.62毫米SVD狙击步枪。这种苏联货射程远、精度高,对中国军队的威胁甚大。于是,军工部门对缴获的SVD进行仿制,设计定型了为1979年式7.62毫米狙击步枪(简称79式)。 1981年,79式狙击步枪投入批量生产,并配发在边境地区作战的步兵狙击手,专门杀伤中、远距离上的单个重要目标。从那时开始,中国军队实施反狙击作战,便“顺利多了”。多年的边境战争中,使用79式狙击步枪的中国狙击手取得了优异战绩,给敌人造成了巨大的心理恐惧。 不过,由于79式狙击步枪是根据战争急需匆忙仿制的,性能上与SVD狙击步枪相差不少。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在79式狙击步枪的基础上,发展出85式7.62毫米狙击步枪。从外观上看,两种枪似乎没有什么差别,但85式内部有了不少改进,如 85式使用发光二极管照亮瞄准镜分划板,增强了夜战性能。
另外,当年我军并、不知道狙击步枪必须使用专用弹。仿制生产79式时,配发的是53式重机枪弹。这种机枪弹的弹道比专用狙击步枪弹的弹道高,影响射击精度。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枪械设计大师卡拉什尼科夫,曾率代表团带着几款俄罗斯经典名枪,来到中国某轻武器研究所交流。当时,俄国人带来的SVD狙击步枪,让中俄射手都觉得比85式要好。其奥秘,就在于俄国人用的是做工精良的狙击步枪专用弹。这促使有关部门为85式研制专用枪弹。 85式已诞生了三十多年,目前解放军、武警反恐部队及公安部门仍在使用。而现在,我军的主力狙击步枪,则是1994年定型设计的88式狙击步枪。作为5.8毫米枪族中的一员,现在88式已经成为班用武器的标配之一。其射速高、重量轻、人机结合好,而且使用专用的5.8毫米狙击枪弹,其装备标准化程度是此前国产狙击步枪中最高的。图为国产88式狙击步枪。
88式之后,中国开发的大口径狙击步枪、反器材步枪等,也开始崭露头角。目前,W03型12.7毫米狙击步枪,可以精确打击2000米距离内的轻型装甲车、指挥车、雷达、油库、弹药库、停机坪上的飞机等重要目标,对1200米内的有生目标实施精确杀伤。 此外,还有一款在2015年入选世界十佳的“亚洲枪王”——JS05式12.7MM狙击步枪,其目前只装备中国的特种兵。该枪的液压驻退式手动旋转后拉枪机,颇具特色。该枪是国产大口径反器材步枪中唯一能发射次口径脱壳穿甲弹的型号。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初才起步的中国狙击步枪,是“后起发展、小步快跑”,不走寻常路。图为中国陆军狙击手使用M99重型狙击步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