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心是换取信任的唯一法宝,这就是帝王的伎俩
忠心是换取信任的唯一法宝,这就是帝王的伎俩 文/晏建怀
刘邦之所以能够实现由一草芥布衣到一代帝王的华丽转身,他身边那些谋臣武将舍生忘死为他打天下自然是最重要的因素。刘邦身边部属众多,形形色色,忠奸不一,有三心二意的,也有一心一意的,有先三心二意后一心一意的,然而要问刘邦身边从始至终一心一意最忠心的部属,毋庸置疑,那个人就是萧何。为什么?因为萧何的忠心是刘邦自己测试出来的。 萧、刘二人同乡,都是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在秦朝,萧何任沛县主吏掾,县令手下的主要属吏,文职官员,也即司马迁所谓“刀笔吏”。别看萧何只是一个小小属吏,但他却是个无论学、识、才、干都非常全面的人,有如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有情有义。萧何为“刀笔吏”的时候,刘邦还是一介布衣百姓,作为父母官,萧何对无论身份或地位都低于自己的刘邦却总是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多次利用职权保护他。刘邦任泗水亭长,萧何对他也多有照应。后来,刘邦以吏员身份去咸阳服徭役,临行大家凑分子为他资助路费时,县吏们一般只送三个大钱,唯独萧何送了五个。可以说,刘邦在举大事前,萧何就像大哥照顾小弟一样罩着他,对他有情亦有义。
二是办事稳妥。任县主吏掾时,萧何办事熨贴就素有好评,秦朝一御史来监察郡政,因工作需要,与萧何一起办公,萧何事事妥当,大获赏识,他因此被委任为郡卒史,在考核中还名列第一,御史甚至打算向朝廷建议征调他出任更重要的职务。他的办事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三是深谋远虑。刘邦西征进入咸阳后,手下那些谋臣悍将纷纷奔向秦府库瓜分金银财宝,唯独萧何赶往丞相府和御史府,将二府所藏秦朝律令、山川图籍等珍贵资料拿到手中,既怀大局,又有远见。 四是慧眼识才。韩信不名时,作为汉丞相的萧何就在汉军万马丛发现了他这匹“千里马”,认定他是“国士无双”。韩信不得重用不辞而别,萧何冒着被刘邦误会的危险,立马去追,苦口婆心地劝说他回头。然后,萧何又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推荐为刘邦手下唯一的大将,既有识才之眼,又有推荐之功。韩信在后来的战争中果然智谋非凡,英雄善战,攻城无数,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卓越功勋。没有萧何,哪有汉军大将韩信?甚至楚汉历史都要改写。 五是精明强干。俗话说,“打仗打的是后勤”,刘邦还定三秦的过程中,萧何以汉丞相留守汉中,全面主持大后方的事务,镇守地方,征收赋税,源源不断地为前线输送给养,确保了后援的充足。楚汉战争最艰难的那几年,萧何辅佐年仅五岁的太子刘盈,坐镇栎阳(今陕西临潼东北),制定法令,管理郡县,建宗庙、立社稷、修宫室、治县邑,凡事先报告刘邦,得到许可方才施行,遇到情况特殊,不得不行期处理的,也会等刘邦回来后报告事情的缘由、经过和结果。萧何为刘邦理政,可谓事事谨慎,如履薄冰。尤其是在刘邦打天下的过程中,随着战线不断拉长拓宽,后援需求越来越大,萧何在后方朝乾夕愓,想方设法,竭力使前线的粮草得到供应,兵源及时补充,给汉军提供了坚强而有力的保障。
可以说,在刘邦的左臂右膀中,萧何是遇事最冷静、办事最稳妥、最让刘邦放心的人。然而,对于这样有才有识有能有绩而又为他兢兢业业的人,刘邦却有了猜忌之心。《史记·萧相国世家》载:“汉三年,汉王与项羽相距京索之间,上数使使劳苦丞相。”为什么三番五次特派使者回关中慰劳萧何呢?这不是十分异常吗?这时,鲍生向萧何揭示了谜底,他说:“王暴衣露盖,数使使劳苦君者,有疑君心也。”哦,原来表面是慰劳,实则试探,刘邦对萧何生了猜忌之心。这让一心做事的萧何不禁惶恐起来,不知如何是好。鲍生又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说:“为君计,莫若遣君子孙昆弟能胜兵者悉诣军所,上必益信君。”只要你将子孙兄弟中能够打仗的人都派到前线军队中去,汉王就放心了。于是,萧何依计而行,把家族中能够作战的亲人悉数打发到刘邦军前效力,刘邦果然大为高兴,再也不派使者回来慰劳萧何了,对他信任有加,让他在栎阳放手去干。 萧何对刘邦如此有情有义,对刘邦的事业又如此尽心尽力,刘邦为什么还要猜忌呢?究其原因,就是一个忠字,因为他看到了萧何能干和敬业的一面,却没有看到或看清他对自己忠心的一面。任何一个权力至高者,都要确认手下的忠心,只有确认了这一点,他才会将其视为心腹,放心放手。对于他来说,忠心是换取信任的唯一法宝,这就是帝王的伎俩。 所以,后来刘邦定天下,论功行赏,萧何便被确定为功劳最大、位次第一,连资历最老、攻功略地无数、身负七十多处伤疤的曹参都不得不次之。然而,仔细考究,萧何的功劳就硬比曹参、张良、韩信大多少?不见得。刘邦如此安排,除了萧何确实功劳不小之外,关键恐怕是因为萧何最忠心的缘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