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
一次考试,真的有这么夸张吗?有什么例子能证明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 问:为什么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
观点1:因为高考,我从县城的城乡结合部走出来,在城市里度过了精彩而丰富的四年;因为高考,我可以不用再过父母那辈没有保障的生活;因为高考,我可以和领导的孩子,教师的孩子,医生的孩子共围一桌,谈笑风生,只因我们是大学校友;因为高考,我可以在世界500强企业招聘中获得平等的机会;因为高考,我现在可以坐在高级写字楼里,朝九晚五,每月领着5位数的薪水,有养老有医保;因为高考,我的孩子可以在大城市里接受教育;因为高考…… 观点2:大学于大专的区别! 人生轨迹也就完全不通了! 大学的,还能继续往上! 大专的,基本上毕业就出来上班了! 当然,现在也不一定了! 学历只是敲门砖,老爸才是唯一靠山! 观点3:面向全国招生的高校,应该全国统一试卷,统一考生资格,统一分数线,一流高校主要选拔国家人才; 面向本省招生的高校,应该本省统一试卷,统一考生资格,统一分数线,二流高校主要平衡地域差别; 面向本市招生的高校,应该本市统一试卷,统一考生资格,统一分数线,三流高校主要提高公民素质。 为公民创造基本公平公正受教育的环境,充分体现《教育法》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 机会。教育是社会发展之本,为每个公民创造基本公平公正受教育的环境让公民接受教育,才能让每个公民有自信地走上社会,公平公正地参与社会建设。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公平。 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也反映着经济发展水平,想支援教育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最好就在那儿加大基础教育投资,适当多建几所高校,或者扩建那儿现有高校,让那儿的学校多招本地生源,每年可以按照20%递增招收本地生源,或者那儿考生只要不考零分全部录取分配到本地各个高校,解决问题方法很多,这样既能平衡地区间教育水平的差别,又能提高公民的素质。 发达地区省份财力和高校教师轮流去交流支援欠发达地区的省份,一方面能很快带好欠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培养本地人才同时也能留住大量人才为本地服务。真正起到支援欠发达地区的作用 。 支援欠发达地区省份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不能以损害发达地区省份的孩子利益为代价。教育是社会发展之本,没有教育的公平就不可能有社会的公平。 观点4:只是高考比较重要,没人看你的高中,初中在哪读的,但是都看大学,就算你读了研究生,博士生,读出来后很多也要查本科户口。所以说是分水岭,你考到985和考到二本三本,同样专业出来绝对不是一个起跑线。要是看学校的专业,很可能985的起点是很多二本三本这辈子到不了的终点。 另外还有人脉问题,不考虑家庭背景,考上985整体上就业比普通本科好,人脉就会比普通学校好得多。 不要谈那些没读多少书然后当老板的,总有些人喜欢这样比,把没读书里面的顶端人物拿来和读了书的失败者比,然后告诉自己没读书依旧可以有前途。然后你们笑别人北大毕业生卖猪肉笑了很多年,很多年后北大毕业生养猪场开起来了年入百万。 好了,看看北大毕业卖猪肉的哥们,再看看自己,你还可以接着笑吗? 观点5:我个人觉的是这样的,一方面考试过后去的城市不同,见到的东西和接触的人事物,都不相同 了,那么这个对一个人的思想和想法的影响就不一样了。还有就是去的学校不一样,积累的人脉不一样,当一个环境里,别人都在积极的努力奋斗,做出不同的成绩的时候,如果说自己在哪里自甘堕落的话,那自己也救不了。 观点6:在我看来: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这个话题对于农村的孩子更深刻。 去年复读再次参加高考,终于如愿以偿考上了大学,即使不是一本大学。进入大学,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有机会在城市里接触到很多的,暂时与别人没有太大的区别,毕竟我能靠自己生存,有能力养活自己。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现在的社会,很多人追名逐利,但是自己内在有文化才能走得更远。 观点7:高考固然重要,高考是为了拿文凭。但是,在当今的中国社会,关系和金钱比这个更重要。这不是读书无用论,这是事实。在中国,做人更重要。 观点8:考上清华和考二表本的有区别。有关系的二表本=清北。就职后二表本大于或等于清北。结论:关系是发展前提,学历是进门的前提。名校进门后基本清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