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联想,如今命运为何如此不同?

北边之北
2016-06-12 15:50:22

  联想、华为两个企业,都是中国成功企业的典型代表,但是在23年时间里,两者的业绩对比却发生了惊天大逆转,在23年前,联想实力远超华为,大幅度领先华为,业绩相当于华为17倍,但是在23年之后,两者业绩已经站在同一层次,而净利润却大反转,华为的净利润5倍于联想,超越了联想,这一切为什么?

  问:华为和联想,如今命运为何如此不同?

  观点1:华为和联想到今天命运如此不同,核心原因我认为有三点:

  第一:早期市场定位决定了今天的结局。

  通信市场在过去的十几年,是一个高速发展、迅速扩大的领域,华为早期选择这个市场进入,决定了其面临的市场是一个具有成长性的市场;而联想早期进入的PC市场,随着移动宽带和智能终端的发展,PC产业逐渐被移动替代,俗话说,男怕入错行,联想入的行,就决定了他的今天地位。而联想又在重大技术变革的过程中,其领导者缺乏足够的敏锐错失良机

  第二:企业激励制度和文化决定了两者的差距。

  华为能够高速发展的内因之一就是他解决了公司是谁的的问题,通过员工持股计划,通过奋斗者文化,华为形成了强大内部发展动能;而反观联想,在企业激励制度上始终未能解决这个问题,以至于曾经有帖子在联想裁员的时候,喊出联想不是我的家。

  第三:创始人决定了命运的不同。

  柳传志和任正非都是改革开放初期堪称伟大的企业家,但是这二者对商业、客户、行业的认知又截然不同,这使得联想和华为走上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更为关键的是,在如何选择下一代接班人上,联想因为早期内部纷争而分裂,但是华为却通过轮值CEO制度,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观点2:华为和联想之所以有今天的不同,主要还是基因不同,不同的种子结不同的果实。

  首先,华为这些年一直专注于通讯业务,按照任正非的说法是二十几年一直向一个城墙口冲锋,就是要做通信的管道业务。正因为这种高度的专业和专注度,才积累了如此多、如此高精尖的专利和技术,掌握了科技的制高点。而联想从PC端到移动端一直在分散精力,涉足很多行业,甚至连酒也卖。技术积累不足,没有花心思和精力攻破行业的制高点。

  其次是两家的业务模式不同,华为一直在做企业业务,是B2B的,后来才涉及到消费端。做B2B业务,掌握核心技术尤为关键,而关键的技术更是能够带来高额的利润。联想这些年的重点一直放在消费者业务上,即主要是B2C的,个人消费品对技术的要求没那么高,所以联系在这一块的积累不足,当然利润也不会高很多。

  第三,市场不同。华为的全球市场定位,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做法,集中在非洲、亚洲国家,这些地方的成本更低,竞争对手相对更少,经营优势和成本优势明显。而联想国际化的市场一直选择的是欧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的门槛高,成本和经营压力都很大。

  第四,市场变化的原因。由于华为一直在做通讯信息这一块,通讯信息的技术变化没那么快,加上华为自身的专注度,基础打的非常牢,所以不管是2G、3G/4G,甚至是5G,华为都是在趋势之中,没有被淘汰。而联想主要做个人电子消费品,消费品市场变化非常快,同时加上联想在移动互联网来临的时候没有充分认识,过分迷恋PC业务的全球第一,所以才有了今天的分化。

  第五是人才观。联想在研发和人才方面的投入不够,久而久之,自然会落伍。反观华为这些年一直是卯足劲地进行人才投资和研发积累,甚至明确提出每年销售额的10%都将用于研发,这种大规模高强度的投入势必会带来足够的势能。

  第六是创始人本身。虽然联想的柳传志和华为的任正非都是中年创业,都带领企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功,但是在企业走上正轨的时候,柳传志过早地离开岗位,让位于职业经理人,使得企业的人格魅力没那么强,而创始人的意志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任正非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默默耕耘,再加上其军人出身,性格强悍,作风朴素,对华为的影响更大更深远。

  华为和联想作为中国最受人尊敬的两家民营企业,都非常棒,但是由于其不同的理念和不同的管理、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市场定位,才有了今天的不同。

  观点3:联想,从体量大于华为17倍,到2015年出现首次全年亏损,净亏损为1.28亿美元,相比华为,则是2015年净利润369亿,两家公司在23年的长跑竞赛中,最终造成这样的差距,确实让人感到诧异。

  在笔者看来,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差距在于联想一系列战略问题,众所周知,联想以PC起家,随着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联想的PC业务逐年受挫,在主营业务日落西山的情况下,谋变是必然的。

  对此,为了在智能手机行业占据一席之地,于2014年,联想砸重金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目的很明显,联想希望通过并购成为继苹果、三星之后的第三把交椅,可是,现实总是骨感的,就在联想不断整合、重组的过程中,消耗内力严重。最终被华为来了个弯道超车。

  在笔者看来,华为超越联想的关键在于2013年前后国内运营商定制机激战正酣时,华为率先退出电信运营商低端定制机市场,削减80%机型,接着开始走精品化运营,依托强大的技术背景,最终凭借Mate系列成功问鼎智能手机高端市场,实现业绩翻倍!而后知后觉的联想,在醒悟之时却早已错失了良机!

  观点4:路径依赖,或者企业基因。

  联想在北京,中科院背景,道路上选择了“贸工技”…以上种种因素决定了这家公司文化与价值。

  华为在深圳,民企,它选择了在狼性价格战上的技术与研发,任正非又是军人出身,全球布局,这是华为文化与价值。

  企业文化与价值观,没有对错。城市差异也是最合适的选择。

  然后…

  就是这样啦。

  产品层面,联想是B2C,在前端,华为最核心的是底层技术与产品,B2B,再后来做的B2C…市场上,各人品味与选择会变,但底层需求在,华为至少可以旱涝保收,才有更足力量向手机扩展。

  华为如三星,它是一个产业链条的布局。

  联想,它只是一条产业链的末端资源整合与优化。

  华为优势在研发与技术;联想优势在市场、渠道与成本控制。

  观点5:作为曾经的 两大手机巨头华为和联想如今的局面牵涉到的层面有很多。

  首先在应对手机市场的大变动方面,华为非常敏锐的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转型。

  而且联想则在方面,反映非常迟缓,当然类似的情况中兴也存在,因为这可以说是中国大公司特别是有国企特制的大公司所共通的特点。

  其次华为是没有上市的公司,也就是说余承东有着绝对的控制权,领导阶层和下属的执行力没有复杂的关系,执行力和策略性更强。

  当然联想也并非没有想法和作为,只是企业特征限制了其速度,比如今年联想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整合和调整,从产品就可以看出已经开始了转身,只是速度比较慢。

  观点6:看了这个问题,真是有感而发了,命运?什么叫如此不同?这个问题问的让我感觉华为就是老大,而联想己经破产?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先来说华为,这家以基础移动设备做起来的老牌企业,从开始进军智能手机产业就把手机核心部件的研发做为自己的重点,而海思处理器的成功也让其成为了国产手机里唯一有多项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手机厂商,营销点切入的成功也让华为得到丰硕的回报,销量、品牌知名度都达到了现在国产手机厂商们的全新高度。不过,别忘了,华为的基础产业还在做,他们的真正重点还是在基础通信设备上。手机只是其重要的一部分。

  再来说联想,这家从中关村开始一步步做起来的全球500强企业,正在经历可能是他们史上最艰难的整合、转型期,这都是媒体上说的,这家全球最大的电脑企业,在全球PC产能和销量集体下滑的情况下,其2016年第一季度销量又比同期涨了好几个点,而服务器等大型设备上,联想更是在全球都有着话语权,手机业务在拿下MOTO后,虽然还在处于整合期,ZUK也刚刚并入了联想手机部,不过,从Z2的发布和销售情况来看,联想的营销战略方向己经基本成型,相信,短时间内,会有一个强劲的上升期。

  最后说一下,都没到那种程度呢,就别下这种命运的定论,他们都活的好好的,都是中国的大企业,希望他们再做大,再做强!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