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哪些原因,造成豫湘桂战役中国军队损失60万
1944年夏天至冬天,侵华日军发动了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攻势,这就是一号作战计划。这次行动在中国方面被称为豫湘桂战役,认真的说,这次战役对于中国方面来说是一场十足的败仗。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几次大战役虽然同样伤亡巨大,但都达到了一定的战略目标。但这次豫湘桂战役却没有达到任何的战略目标,反而是日本方面达到了战略要求。经过这次惨败之后,蒋介石主持了军事研讨会议,总结了这次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方面损失很大,罗斯福请求苏联助战 1944年11月,日军打通了梦寐以求的大陆运输线,完成了战略目标。与之相反,中国方面在这次战役中损失巨大,战火遍布河南、湖南、广西、广东、湖北等地,丧失4座省会城市。其中洛阳的失守致使关中震动,陕西的情况变得岌岌可危。日军很有可能继续西进,攻入关中地区,然后南下进攻成都和重庆。除此之外,另有146座中小城市沦陷。7个空军基地和36个机场被日军占领,中国军队的损失在60万以上,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战局。在世界全盘胜利的情况下,中国战场却出现了这样的大败仗,这让蒋介石脸面无光。蒋经国会议说“在看了战事的总结报告之后,蒋介石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发呆。”估计蒋介石也没有料到日军会出现这样大的军事行动,这是日军最后的疯狂。
中国战场的消息传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办公桌上,当时的罗斯福已经是重病缠身。在看到相关报告之后,罗斯福是十分无奈的。中国方面接受了那么多的援助,结果战争还是打成这个样子。从世界情况来看,苏军已经进入了战略大反攻,德军开始节节败退。美军已经重返东南亚,日本也快顶不住了。在抓着一把好牌的情况下,中国战场的惨败让罗斯福十分意外。罗斯福担心蒋介石最终撑不到胜利,他建议苏联方面出兵助战。但是当时苏联正在与德国进行最后的几次决战,根本没有精力出兵。对抗日军的认为还是只能交给蒋介石自己,而蒋介石为此举行了专门的研讨会议。在蒋介石看来,仗打成这样真是不应该。
二、中国军队沉浸在胜利之中,各派势力之间相互排斥 蒋介石在军事会议中,对豫湘桂战役的失败总结了三个原因,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骄傲自大的心理。在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在处处不如日军的情况下,进行战斗还是十分小心的。但在太平洋战争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观,美国为了使中国拖住日本陆军主力,大幅度援助中国。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涨了中国军队的轻敌情绪。在1943年,中国军队也打出了几个不错的漂亮战,似乎日军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由于日军计划严密,中国方面事先没有接到任何的情况。一方面是中国军队毫无准备、骄傲自大,另一方面是日军的积极逐步,在这个角度上来看,这次战役的巨大失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了骄傲自大和毫无准备之外,严重的派系问题也是失败的原因。国民党军内部派系林立,中央军与地方军矛盾尖锐。在战场上,友军见死不救的情况比比皆是。即使中央军内部也是有派系斗争的,讲武学堂和黄埔军校两种完全不同教育培养出来的军官相互死磕。海归派和本土派也在死磕,为数不多的海归派也分为英美系和德日系。各支军队之间的配合默契不足,在遭到日军攻击之后,队友们经常是保存实力。当然中国军队的装备并不是全面优于日军,只有部分军队装备了美制装备,仍有大部分军队的装备不如日军,在战斗过程中,日军依靠装备优势取得的胜利不在少数。
三、大量的非战斗人员必须得到整合 蒋介石认为此次中国军队惨败最大的原因就是结构过于复杂。当时中国军队的总兵力为410余万,看数字是日军的三倍多。但这410万军队中有130多万都是上不了战场的后勤兵、机关兵之类的兵种,这些拿不了枪的军人严重占用了有限的抗战资源。各个战场能够战斗的中国军队加在一起只有280万,这连日军的两倍都不到。在军事会议结束之后,蒋介石与何应钦、陈诚等人商议整顿军队的事宜。1944年年底,蒋介石下达命令进行百万大裁军。此次中国共裁撤了102万军队,军队在得到整合以后,战斗力出现了明显的提高。1945年日本投降之前进行的的几次战役,中国军队均占据着优势。知耻而后勇,中国军队做到了这一点,豫湘桂战役成了日军最后的疯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