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梦想取代刘禅的十大证据

遛遛心情的溜妈
2016-07-23 12:07:50

诸葛亮梦想取代刘禅的十大证据

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塑造成完美形象,不但是智慧的化身,可以说是无所不能,而且一生忠于汉室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感动天下,而正史《三国志》关于诸葛亮的记载也近乎完美,但是还是稍许客观一点,评价其治国确实是管仲、乐毅之才,但用军则要差一点,“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说明诸葛亮并非全才。

然而 ,关于诸葛亮辅佐阿斗刘禅,到底有没有取代其之心呢?这似乎一直是千百年来人们争论的焦点。似乎是各说各的道理,谁也不能说服谁,主要原因是当时的蜀汉不置史官,没有档案,能够依据的东西不多,完全只能凭想象。现在,主要只能依据于《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所以,三国时期的千古之谜往往多集中在蜀汉。但是,反复阅读《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丁丁认为,诸葛亮确实有取代刘禅之心,但为什么最终没有取代,当然是条件不成熟。为什么说诸葛亮应该有取代刘禅之心呢?丁丁认为有以下十个方面的论据可以支撑。

一是刘备去世前对诸葛亮其实已有戒备。刘备夷陵战役失利之后,蜀汉已经虚弱,又急又气,最终病死。但在去世之前,刘备环顾左右,才知道蜀汉除了诸葛亮已非其他人堪任大事,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已死,只剩下赵云,而三大谋士庞统、法正早亡,只剩下诸葛亮。而自己的儿子刘禅虽然已有17岁,但自己的儿子怎么样他最清楚,何况,现在夷陵战役后,蜀汉是内忧外困,风雨飘摇。所以,自己去世之后,儿子不可能挑起兴复汉室的重担。而诸葛亮是十倍曹丕之人,除他之外,没有人能够挑起这幅重担。但是,好不容易打下来的江山,不可能就这样交给诸葛亮。所以,刘备临终前最纠结的应该就是诸葛亮,担心诸葛亮将来会取刘禅而代之。所以,刘备的临终托孤遗憾很有深意,也充满了无奈,“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短短29个字,充分反映了刘备复杂的心理,一方面说明了诸葛亮的才能在蜀汉无人可比;二方面说明了现在的蜀汉只能交给诸葛亮挑起重担,无其他人可以选择;三是希望诸葛亮能够辅助自己的孩子,至少能够稳定江山;四是如果孩子确实不才,那就随便你了,可以取而代之。刘备当然是先奉承诸葛亮才能天下无敌,然后其实就是逼迫诸葛亮表态,这也说明刘备其实并不是充分相信诸葛亮,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自然规律,按照现在的观点,谁有能力谁上,谁让老百姓得到好处,老百姓拥护谁那谁就上,无可厚非。但在当时,刘备自然不想江山旁落,但又必须敲打一下诸葛亮。所以,诸葛亮表态“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其实这样的表态并不能作为诸葛亮忠于蜀汉的证据,当时,即使在刘备将死之时,诸葛亮也不可能有取代之心,一是诸葛亮确实要感激刘备的赏识,不是刘备的赏识,诸葛亮也不可能有今天;二是诸葛亮最初的志向就是成为管仲和乐毅这样的人物;三是当时的环境,诸葛亮即使有取代之心,那也不可能表露,否则,左右都是刘备的心腹,稍微表露不好,那就有杀头的危险。所以,诸葛亮的表态一方面应该是出自内心,另一方面也是环境所致。但刘备担心诸葛亮取而代之绝对是有的。

二是诸葛亮排挤刘备重臣无法否认。诸葛亮在排挤刘备重臣方面很明显,一是排挤李严。其实,刘备临终托孤不只有诸葛亮,还有另一重要人物李严。但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未重用李严,让他一直驻守永安,说明李严一直未进入权力的核心,当然,李严也不争气,最终被诸葛亮抓住把柄削职为民;二是不重用魏延。魏延其实一直被诸葛亮所埋没,魏延不是一般的将领,那是文武双全的人物,当年,刘备称王汉中,叫魏延驻守,而非大家都认可的张飞,说明刘备看重其才,可惜刘备死后,诸葛亮根本就没有把魏延当回事,五次北伐,魏延每次献计,诸葛亮就是不用,还怀疑魏延有反心,真是憋屈了魏延。而魏延的谋略最终被邓艾所用消灭蜀国,真是莫大的讽刺。

三是当时朝野已把诸葛亮当作真正的核心。刘备刚死,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孙权担心蜀国在后主的领导之下不行,但邓芝言必诸葛亮,根本没有将后主当回事,而且,东吴与蜀汉签订各种条约,蜀汉只需要盖诸葛亮的公章即可,这显然违反最基本的程序,说明了诸葛亮已经实际把控蜀汉朝政。事实上,当时蜀汉朝野都是这样的观点,而且东吴的孙权也认同,从诸葛亮的公章可与孙权并列来看,就是证明。可见,诸葛亮在蜀汉已是实际的领导者,后主刘禅只是象征和摆设而已。

四是刘禅不仅只是象征,连自由都没有。刘禅在蜀汉只是象征是公认的,而且刘禅连自由都没有,当时,诸葛亮在刘禅身边安排有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诸葛亮竟然要求刘禅“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可见,刘禅不但在国家大事上都不能作主,就连宫内家事都不能作主。而且有事实为依据,刘禅想娶老婆扩大后宫,这是家事吧,何况,当时的刘禅正值年轻,可是费祎等坚决反对,还引经据典,说后宫人数不能超过12人,可见,刘禅不仅只是象征,连自由也没有。

五是只重用自己的人,到处安插亲信。诸葛亮执政期间,军政内外,全是自己的人,如刘禅身边,那批侍中、侍郎都是诸葛亮相信的人;如诸葛亮北伐,尤其是第一次,当时赵云还在、魏延正值当用之时,可诸葛亮执意派马谡守街亭,导致北伐失败;如诸葛亮主持的最后一次军政大会,竟然将副统帅魏延排除在外,最后通知魏延断后,至于魏延跟不跟上来不要管他,导致诸葛亮死后,部队出现分裂,魏延迅速被杨仪杀害,从此,蜀汉再无真正能够有支撑之人。

六是军政大权一人把守,至死都不放权。刘备死后,诸葛亮作为臣相,其职责主要是发展经济,管好内政事务,这其实也是用诸葛亮之长,当时刘备临终托孤,不只是托付诸葛亮,还有李严,按照刘备的想法其实是诸葛亮管内,李严管军队。可是,诸葛亮孤立李严,迅速将军政大权一人把守,另外,刘禅即位时已是17岁,在三国时期,年龄其实不是很小,当年孙策15岁就随父打天下,20后就成为一方诸侯,孙权也是20岁左右就即位。可见,诸葛亮辅政,在开始之初可以,但刘禅20岁以后,应该开始放权吧,慢慢将军政大权交还刘禅吧,尤其是诸葛亮南征之后,内乱已除,刘禅已成年,可是,诸葛亮直到死于五仗原都牢牢把控军政大权,这到底是要干什么?

七是对刘禅的评判前后天差地别。刘禅是否真弱智,过去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实,刘禅还不至于这样无能,诸葛亮在刘备期间,称赞刘禅“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这也是刘备下决心将皇位传给刘禅的根本原因,而且,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高度评价刘禅“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可见,刘禅智力并非有问题,或许不杰出,但应该也正常,这也说明诸葛亮在开始之初还是只想当忠臣,没有取代之意。然而,后来诸葛亮的评价却是“虑后主富于春秋,朱紫难别。”把刘禅贬得一无是处,就是一个草包,连颜色都无法分辨,而这个时候刘禅已经22岁,可以主政了。这说明诸葛亮在这个时候的内心已经发生了变化,诸葛亮经过平定南方蛮夷,平定内乱,不但组织了完整的军队,而且组织了特种军,国家老百姓也相对富足,威望已是无比崇高,国内外,朝廷上下对他取代刘禅的呼声已经高涨,而他环顾刘禅,什么都没做,坐享其成,自然已不满,从其评价来看,如此有内涵之人都溢于言表,可见,取代之心其实已是昭然若揭。

八是诸葛亮北伐是为了获得九锡。诸葛亮要取代刘禅,在三国时期不是只管好内政即可,而是要开疆拓土,对于蜀汉来说那就是要兴复汉室,而兴复汉室对于蜀汉来说并非征服天下,而是夺取长安就行。所以,诸葛亮发动北伐,其实并非是要完全消灭曹魏,而是梦想取得长安,那是汉朝的荣誉之地,从诸葛亮五次北伐来看,其实所有的谋略都是为了如何取得长安。而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取得长安之后加九锡,诸葛亮这样的想法其实完全可以从他回复李严的信中可以看出来。当时,李严劝诸葛亮加九锡,诸葛亮当然知道李严有试探他之意,因为李严也是托孤大臣,诸葛亮不能有把柄落入别人之手,所以表现出愤怒,但最后一句却点明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而在此之前,获得九锡之人仅两个,一是王莽,二是曹操(另外,刘备假授汉献帝之意获得汉中王,曹丕也曾授孙权九锡。),最终是王莽乱政,取代汉朝,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马上称帝。可以说,获得九锡,实际上就是准皇帝,随时可以取代皇帝。所以,诸葛亮北伐,根本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获九锡,有能够取代的资本,也有他人无法反对的资本,否则,现在取代,政权不会稳定,毕竟,刘备手下的人还很多。可惜的是,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稍逊一筹,用兵谨慎,完全是九平八稳之势,不肯冒险,而且十分固执,只相信自己,排斥刘备手下真正有能力之人,既不用赵云,也不用魏延,尤其在第一次北伐大好形势之下,竟然用马谡守街亭导致大败,实际上就宣告诸葛亮北伐要想成功已不可能。但诸葛亮执意要北伐,最终是一无胜绩,终死于战场。

九是《出师表》同样暴露诸葛亮的野心。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主要表现在前后《出师表》里,一千多年来让我们感慨,忠君思想似乎跃然纸上。然而,透过出师表,我们同样能够看到诸葛亮取代刘禅的野心。一是明确要求刘禅宫内之事非听诸葛亮的指定的几个侍中、侍郎的话不可;二是多次使用宜与不宜,这种口气不是臣对君的语气,完全是父对子、上对下的语气,这充分说明诸葛亮已没有把刘禅放在眼中,自己已是没有称帝的皇帝,诸葛亮取代刘禅差的不是时间,而是时机,也就是北伐成功之日。

十是诸葛亮从安排的继承人来看也能看出其良苦用心。诸葛亮将死之际,知道取代刘禅无望,这样,他就必须留下忠君的美名,但他取代之心当然有人知道,好在蜀汉不置史官,几年之后就会没有证据,所以,现在要做的当然是用自己的人做继承人。所以,诸葛亮的最后一次军政大会,不要魏延参加,以反叛之名将其害死,然后将有野心的杨仪也惩除,启用蒋琬、费祎、董允、姜维等人,这些人忠心可昭,而且完全是忠于诸葛亮的人,但智慧有限,他们不会反水,他们也不可能有多大本领能够超越自己,更谈不上北伐会成功,所以,不会将诸葛亮的想法泄露出来,否则,自己也捞不到好处,会有杀身之祸。而且诸葛亮对自己后事的安排也相当简略,只要求草草安葬即可,不要搞大动作,这样,忠君之心无懈可击。实际上就是害怕自己取代之心被泄露。

当然,诸葛亮取代刘禅之心不是天生的,而是渐进式的,正如曹操当年起兵,最初也是为了匡扶汉室,随着自己的事业一步步做大,尤其是在官渡之战后,取代之心才日益显现,但最终只是称王,并未取代,完全是赤壁之战败得太惨,征服天下功亏一篑,取代的最大理由没有出现,诸葛亮其实也是同样的原因,在南征成功,内部平定之后取代之心才开始有,但为何最终并未取代,根本原因还在于北伐失败,最终没能攻下长安。而且诸葛亮相比曹操,取代之心更藏于心,当年诸葛亮本一介书生,能够让刘备三顾茅庐,他的城府之深不是一般人所能看透,但本质上诸葛亮的忠于蜀汉与曹操的匡扶汉室是平分秋色。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