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印度国父,努力了30年的甘地,为何会被印度教徒所杀害
1948年1月30日,一代伟人圣雄甘地被一个疯狂的印度教愤青刺杀。由此可见,哪国愤青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只是表现的形势不同而已。虽然凶手最终被甘地的学生、印度总理尼赫鲁处以绞刑,但人们不禁要问,作为印度的国父,甘地为什么会被印度教徒虽刺杀。其实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伟人的思想世人是无法理解的。只有等到这个思想发扬光大以后,人们才会真正感受到伟人的力量。当然估计我们的国人无法理解甘地的思想,因为甘地的见解是建立在印度的特殊国情之上的。
一、在甘地的不断努力下,印度终于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从17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开始在印度拥有殖民地。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直接控制的地区越来越大,最终占据了印度三分之二的领土。从20世纪初期开始,律师出身的甘地就开始致力于民族独立运动。但是当时印度的民间国家意识还没有完全形成,甘地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普及,这一点与中国的孙中山先生很相似。在进行民族独立运动期间,甘地不止一次被英国当局逮捕,但是甘地绝不屈服。他的努力感召了很多人,印度人也不是个个都是土鳖。其中两个人的作用很大,印度国大党党魁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英国的殖民统治开始动摇。在此期间出现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当然估计我们的国人很难真正体会这次运动。
进入30年代之后,印度的民族独立情绪高涨。在很多人看来,只要甘地登高一呼,一场大规模的民族起义立刻就可以爆发。但甘地不希望有人牺牲,无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哪怕是英国人,这都是生命。在日本在东南亚逐步扩展时,英国急需利用印度的人力物力来对付日本。但是此时非暴力不合作正在继续,英国首相丘吉尔被迫答应:“在战争胜利的适当时刻,还给印度自由。”在得到英国的保证以后,印度开始积极参加二战。印度军队的水平虽然不高,但是最起码比意大利军队强。在北非战场上,3000多印度军队俘虏 17000多意大利士兵,注意是俘虏。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印度迫不及待要求英国兑现自己的承诺。在这样的情况下,蒙巴顿出场了。
二、宗教矛盾尖锐,真纳和尼赫鲁互不相让 蒙巴顿前往印度的主要目的是尽量使印度留在英联邦的面子工程之内,但印度连一点面子也不给。印度要求国家必须独立,而且不会再和英国勾勾搭搭。但是到了这一步,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化解,那就是印度的宗教问题。在印度境内分布着大量的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他们的居住地相互犬牙交错。而且两教的教义完全对立,这样问题就严重了。印度教徒不会服从穆斯林出身的真纳,而穆斯林当然拒绝印度教的尼赫鲁。双方的矛盾无法调和,最终闹到了要分家的地步,这就是印巴分治。甘地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的,他曾经说“印度分裂,除非我死!”甘地在印度民众中的威望是不敢想象的,很多人直接称呼他“父亲。”
尼赫鲁和真纳邀请英国大律师克里夫来划分印巴边境线,因为克里夫对印度政治一无所知。但是克里夫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他把200万穆斯林划入了印度版图,又把300多万印度教徒聚集区划入了巴基斯坦版图。两大教派的民众为了回到自己民族的控制区,上演了几百万人的大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民族仇杀开始了。而且谁也控制不了,就连尼赫鲁和真纳也弹压不住。这场浩劫造成了80多万死亡,5000多万人无家可归。甘地坐不住了,他决定自己亲自出发,到各地劝说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放弃仇恨,坐在一起好好的生活。甘地的良苦用心起到了一些作用,在他的道德感召下,很多暴徒都放下了武器。
三、印度愤青刺杀了甘地,任何国家的愤青都是这个德行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家的过程中,有2亿多美元的资金本来是应该分给巴基斯坦的。但是两国闹僵之后,印度拒绝把这一大笔钱交给巴基斯坦。甘地利用自己绝食的方式,迫使尼赫鲁把这笔钱归还给了印度。甘地曾说:“我是印度教徒,我也是穆斯林。”甘地的意思是应该实现民族大同。甘地的思想是十分前卫,那些印度愤青们自然无法理解。愤青一般都是大民族主义者,动不动就要把某个民族杀光。印度也是一样,一个激进的印度教徒在1948年1月30日刺杀了甘地。这个70多岁的老人倒在了血泊之中,随后这个凶手被尼赫鲁绞刑处死。其实纵观世界,愤青误国的事情一再发生,在法国和日本都出现了这个情况。引用英国大思想家约翰逊的话说:“爱国主义是流氓无赖们最后的藏身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