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人之间会相轻?

老沈
2016-08-14 22:30:33

  古人云:文人相轻,武人相重。请问合理性在哪?

  问:为什么文人之间会相轻?

  观点:关于这个问题,首先得说句难听话:如果一个写文为生的人,成天把“文人相轻”挂在嘴上,那么文雅点说法,就是自轻自J。

  为啥这么说?先看看“文人相轻”这话哪来的?出自曹丕的《典论.论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

  看到这个说话人,知道点三国历史背景,就可叹这话多水:曹丕何许人?篡汉的曹魏高祖文皇帝,也是一代小心眼。连弟弟曹植都容不下,活活拿砍刀架眼前,把这悠闲王爷逼得含泪七步成诗。他说“文人相轻”?不过是给自家小心眼找理由。

  文人到底相不相轻?这个道理,其实就和武侠小说里的那些人物关系类似。就像金庸的武侠小说里,哪样的大侠会相互见了眼睛喷火,互相不顺眼见面就打得你死我活?比如《鹿鼎记》,典型就是沐王府白家兄弟和天地会徐天川这类人物,武功也就是二流,脾气却是贼臭,几句话不合就打,还活活打出人命,差点把主人公韦小宝都搭进去。

  那么真正的一流高手,也是这么相轻吗?比如陈近南,那可是响当当大英雄。可人家待人接物,却是出名的不卑不亢。对于真正高手,哪怕被归家一家三口挑战,却是先彬彬有礼:“不敢小视天下英雄”。

  再比如《天龙八部》,小说桥段大家都很熟,这里举个96TVB电视剧版里的桥段,大轮明王鸠摩智刚把乔峰义弟段誉打吐血,乔峰大侠就从天而降。这番高手会面,鸠摩智脱口一句话:“本座有幸见到北乔峰”。乔峰也是拱手施礼:大师,可是好事多为。

  如果觉得这些都是虚礼,再看看《水浒》。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友谊,但宋江和李逵结下友谊靠什么?靠钱!靠给李逵还赌债!这样拿钱砸的友谊,收买的是李逵这样的打手。那真正的高手间呢?

  比如俩位顶级高手:林冲和鲁智深。他们靠什么结缘?靠的是大相国寺菜园前,鲁智深那一手乱花飞舞的禅杖。此情此景,只有大相国寺的泼皮们,才会如那些动不动相轻的“文人”那样,琢磨把鲁智深背后偷袭扔粪坑里。真正的高手呢?却会像林冲一样,高声一句“好”!然后有了论武讲道,有了鲁智深冒死跟随,千里护送林冲的充军路,有了一对好兄弟的生死与共。

  这就是真正的高手。只有那些半瓶子醋的,才会整天相轻,动不动比斗。真正的高手,才会有真正的胸襟气度。文人,也是这样。

  说起文学史,名家间的恩怨确实不少。但真正的名家之间,却同样有一种武侠高手间的气度敬重。典型唐代诗人们,谁敢说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相轻?这对差十一岁的诗坛顶级高手,也保有一份终生不渝的友谊。哪怕后来安史动乱,举国焦炭。历经颠沛的杜甫,好不容易安顿下来,首先牵怀的却是千里之外的李白: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如此情谊,何来相轻?

  这样的互相敬重,绝不止在李白杜甫间,看看那时代诗人间的相互唱和,王维,贺知章,孟浩然等一干牛人间,既非虚伪的互吹,更非红了眼的互掐,每一个人物关系,留给后人的都非狗血的掐架,却是关于气度与尊重的佳话。

  甚至前辈与后辈之间,真正的文人也绝不会相轻。最典型王勃,当初愣头愣脑的跑进江西阎都督的滕王阁,摆开笔墨就抢人家风头写文,当场惹得全场不高兴。那是真被全场轻了。可阎都督看过王勃写的文,立刻击节叫好,奉为经典。如此胸怀,著名的《滕王阁序》才终于流传。如果换成那个写句“清风不识字”就杀头的年代,王勃早被大卸八块了。

  真正的文人,就如真正的斗士,对别人能力的尊重,这是前提。

  而且这互相尊重,也绝不止唐朝诗人的专利,我们看后来宋朝的词人们,甚至元朝的散曲家,明朝的文学家们,哪怕彼此之间流派不同,争论颇多。但彼此争的是理念,却绝不会做贬低对方的事,对对方的能力,都是百分百认同。

  比如明朝的文学家徐溥和李东阳,他二人同朝为官,理念不同,相互争论也多,可看看他们写的与对方争论的文,那真是无所不用其极,把对方一顿狠批。可再看看他们写的评价对方的文,却是尊敬有加。这才是大师的胸襟。

  当然也有很多的文坛大师,真个也相轻了。比如司马光和王安石,为变法掐了一辈子。后来司马光当了宰相,更是反攻倒算,把王安石新法废掉不说,还为了体现自己正确,把西北国土割让给西夏,差点提前害死大宋。“轻”的后果,就是如此严重。

  但这样的例子,毕竟也是特例,而且他们争的是政见却非文学。真正抛开政见聊文学呢,比如明朝俩位阁老高拱与殷士儋,当官时打的你死我活,真退休了,却成了一对好文友,俩人的诗文场合,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好哥们,哪知没退休时是死仇。

  一个真正的文学家,也必须要有这般的气度胸襟。说“相轻”?其实是先自轻。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