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号被击沉以后,世界第一的英国,为什么要偏向于日本
1894年7月25日,对于清朝来说是耻辱的一天。就在这一天,清朝人眼里的弹丸小国日本主动袭击了清朝的运兵船队。结果,清朝高升号运兵船被击沉、操江号运兵船被俘获。负责护航的广乙被击沉,而主力济远号却临阵逃跑了。这一事件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线,在此之后,清廷光绪皇帝下诏对日本宣战。有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高升号是英国商船。但在高升号被击沉以后,作为世界第一的英国不但没有兴师问罪,反而在外交上偏袒日本。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一、李鸿章试图以夷制夷,但是这一招没有成功 在朝鲜局势十分危急的情况下,向朝鲜增兵已经势在必行。当时清廷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商船运输部队,但清廷选用了英国商船高升号。李鸿章当时有两层考虑,第一,高升号是英国商船,日本还不到得罪大英帝国。第二,如果日本胆敢动武,正好顺手把英国拉到自己的一边。英国在当时是绝对的世界第一强国,其他国家只能望其项背。1894年7月25日,军舰济远号、广乙号护卫着高升号、操江号行驶在丰岛海域时,遭到了日本舰队的拦截。结果广乙号被击沉,济远号管带方伯谦临阵脱逃。他把两艘运兵船丢给了日本人,结果操江号被日军俘获,而高升号却拒绝投降。李鸿章的老淮军不是吃素的,这些陆军士兵利用步枪向日本军舰射击,最终被日军击沉。
高升号被日军击沉以后,日本军舰立刻救起了那几十名开船的英国人。至于中国士兵没有这么幸运,日本士兵划着快艇向已经落水的中国陆军士兵射击,这个国家就是这个德行。此战造成871名中国士兵死亡,其中大部分都被日军射杀的。在附近航行的一艘法国货轮看不下去了,这艘船救起了190多名中国士兵。此时发生以后,清朝光绪皇帝勃然大怒,他随后下诏对日本开战。其实此时清朝方面认为日本人完了,自己绝对是稳操胜券。因为日本击沉了英国商船,这等于直接打英国人的脸。清朝方面认为英国一定会站在自己的一边,即使英国不能直接出兵,也会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制裁日本。在此事发生了两天以后,清廷才开始与英国公使商议此事,清廷很明显晚了一步。
二、日本方面的反应很快,英国在远东需要一个盟友 清廷的反应速度明显不如日本,就在高升号事件发生的同一天,日本方面就已经开始与英国方面商谈此事。首先,日本表示愿意赔偿英国的损失,并且要严厉处分自作主张的日军舰长。但随后,日本外交人员又拐着弯提醒英国不要卷入中日冲突。高升号上的英国船员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再加上日本的赔偿和道歉,日本明显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英国根本就不好再说什么。对于英国来说,因为一条船就得罪日本这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显然是不划算的。英国的外号是狮子加狐狸,这是说英国即像狮子一样强大,又像狐狸一样狡猾。在高升号事件上,英国再次把这一性格显露无疑。
英国虽然是世界第一强国,但英国的力量分布在全球各地。这个国家摊子铺的太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俄国与沙俄存在很深的矛盾,在欧洲的对抗中,德国和沙俄处于同一阵营,英国则在暗中支持法国。这样一来,双方的力量是基本均衡的。但英国在亚洲却没有一个盟友,沙俄是一个大帝国,英国在亚洲的力量无法遏制沙俄。也就是说,英国需要在亚洲寻找一个可以和自己一道对付沙俄的盟友。能够选择的国家只有清朝和日本,英国经过一系列的考察选择了日本。英国对清廷没有什么信心,却对日本比较欣赏。即使出现了高升号事件,英国也不愿意得罪日本这个潜在的盟友。
三、英国不愿意插手甲午战争,最后与日本结盟 在甲午战争中,英国干脆选择了中立,它并没有帮助清朝。在甲午战败以后,日本要清朝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清廷本来准备把台湾岛租给英国,这样战争赔款也有了,台湾岛也在名义上保住了。但英国十分了当的拒绝了清朝,最后台湾岛还是划给了日本。就在《马关条约》签署不久,德法俄三大强国联合干涉辽东问题,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国干涉还辽。在这一事件中,英国甚至连自己盟友法国的面子都没有给,它再次置身事外。1905年,也就是日俄战争刚刚结束以后,英国与日本签署了同盟条约。日本正式成为了英国的远东盟友,它们的对手就是沙俄。但是仅仅2年以后,为了对付强大的德国,英国又调整了与俄国的关系。英法俄成了一个阵营里的盟友,这让日本欲哭无泪,由此可见英国外交策略多么狡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