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曾一手创办学校,老师可用竹条体罚,学生犯错会被发配边疆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之后,着手开展人才队伍建设,因此成立了专门的人才选拔和教育机构国子监,在全国范围内办学招生,为自己的统治解决人力资源问题。
国子监的老师都是吏部指派的,可以说国子监就是吏部的办事机构,国子监的老师中,祭酒是统管一切的一把手,相当于是个校长,但是没有自主招聘人才的权利,所有的国子监工作人员都是由中央政府统一选拔、调配。国子监最低级的官员是监丞,虽然是个小鬼儿,但是有时候比阎王还难产,权利很大,要是学员不守规矩不服管教、学渣进步缓慢都是由监丞伺候,用竹条进行体罚。
国子监里的学生主要有官二代、农二代和外国留学生,官二代都是朝廷命官之后,农二代则是全国平民百姓中的佼佼者,而留学生都是当时藩属国的官员子女。国子监最早的时候是为了培养辅助皇帝进行统治的官员的,后来主要以各地办学机构举荐的农二代为主,为阶层的进化提供了一种可能,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继承儒家正统,国子监的课程设置上主要以四书五经为主,同时还会有大明律令等法律知识,主要是为了强调官员的服从意识和守法意识,众所周知朱元璋很倡导廉政文化,所以从教育入手改变准官员的观念。朱元璋有时候会到国子监查看教育情况,当场提问学员,而且限定学员的学习范围,进行思想控制。国子监的学员每个月要作文章六篇,如果不能按时交作业就会收到严厉惩罚,那时候读书人的日子并不好过。国子监的学生也分普通班和重点班来晋级,在各个环节表现优秀的话就初步具备了做官的条件,具体的官职根据缺位情况安排,各个层级都有。 国子监的相关管理规定很全面,管理内容方面,包括教师和学生需要遵守的条款都是皇帝亲自制定的,细节上非常严明。学员之间不能搞小组织、不能妄谈国事、不能干伤风败俗的事情,若严重违规的话,有可能被发配到边疆。国子监的学员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一旦考上了监生,家里能够免除一定的劳役赋税,这点很厚道。后来随着明朝科举制度逐渐规范,国子监的影响力渐渐见笑了,成为很多富人买官的重要途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