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正发展新型远程轰炸机 选择B-2的路径或为必然
据媒体报道,中国空军司令员马晓天,周四到长春出席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在向空军航空大学新学员训词时指出,中国空军目前已经进入到转型阶段,要建立一支攻防兼备的强大空军。马晓天在回应媒体提问表示:中国空军正在发展新一代远程轰炸机。
目前中国空军主力轰炸机型号是轰-6系列轰炸机,其源于苏联上个世纪50年代的图-16型中型轰炸机。图-16于1950年开始研制,设计编号为图-88。1952年首次试飞,1955年交付使用。图-16为服役编号。该机大约生产了2000架,1966年开始退役,到1992年仍在服役的各型图-16为63架左右,现在已经完全退出现役。
中国的轰-6是在图-16的基础上仿制而来。1959年中国正式开始仿制图-16,后由于苏联专家撤离一度终止,1964年3月恢复研制。第一架轰-6原型机于1966年10月完成,用于静力试验。1968年12月24日,采用国产涡喷-8发动机的轰-6首飞成功,1969年轰-6批量投产。轰-6投产时苏联的图-16已经开始被图-22取代,可以说轰-6一经服役便落后于世界主流。中国还曾有在轰-6基础上研制轰-8远程轰炸机的计划,但由于技术条件完全不能达到,项目很快就在文革后终止。
中国空军长期以来是一支服务于陆军的战术空军,加之大型航空平台的缺乏,中国空军的轰炸机部队一直没有新型平台问世。中国空军更多的利用各类技术改进轰-6系列轰炸机,优化电子系统和作战系统性能,使其满足21世纪战争的需要。中国先后出现了轰-6D、轰-6M、轰-6U和轰-6K,其中以轰-6K为深度大改型号,其换装了俄罗斯D-30KP-2发动机,全面更新了航空电子系统,使其在航程、载弹量和武器设备上有了巨大的变革。如今,轰-6K是中国空军战略威慑的中坚力量,其携带K/AKD-20巡航导弹可以覆盖6000公里范围内的目标。对于其原型,轰-6K堪称图-16家族的最新魔改型号。但是由于轰-6K本质上依然是图-16平台,无论在飞行速度、隐身能力上都无法对抗对手成体系的空中防御,突防能力非常贫弱是显而易见的。轰-6K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其不可能在没有己方掩护的情况下单独突防。中国空军显然也意识到平台问题带来的巨大局限,下一代全新的轰炸机型号研制已成必然。
目前来看,主流的突防思想是超音速低空突防和隐身隐身突防,其中前者在面对现代化防空系统时将面临越来越多的威胁,而隐身突防暂时而言还没有特别有效并得到检验的防御手段,效率非常高,包括俄罗斯的PAK-DA轰炸机也很可能走B-2一样的路径。隐身将是中国下一代轰炸机的首选,也是突防效率最高的一种。对于中国而言,有了歼-20战斗机的研制经验,隐身技术达到美国90年代的水准没有太大问题,相关航空电子系统通过新型硬件和算法配合也能跟上世界一流水准。然而,中国航空的通病是心脏病问题,发动机依然将成为巨大的制约因素,涡扇-15和涡扇-20发动机可能为备选,由于大涵道比发动机不利于隐身,新型轰炸机更有可能使用与歼-20相同的动力系统(可能不需要加力燃烧室),这在后勤上也将是个较为有效的手段。下一代轰炸机很可能成为中国版的B-2,一旦服役中国空军将真正具备可靠的战略威慑能力。考虑到中国军队对外宣传的习惯,这一天或许不会太过遥远。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