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为什么宁愿罚款也要生个男孩?

狼八卦
2016-09-08 19:55:50

  在我们村很多家里第一胎生了女孩,宁愿交了罚款也要再生一个,这是为什么呢?

  问:农村人为什么宁愿罚款也要生个男孩?

  观点1:感谢邀请。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了很多角度去切入说,最后感觉最根本的答案在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以及现状的无奈。

  男性权力至上思想。如果排除影响甚微的母系社会,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中,除了个别时期(如吕雉、武则天等时期)以及个别地方(如现在仍存在的摩梭族),从主体的角度讲,几乎可以说是男性权利至上,即使提到的吕雉、武则天也是死后将权力交还与男性。

  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最根本要归结于男性更加适合成为有利促进生产方式的主体,是传统的小农经济以及男性更加优于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这一切。在小农经济下,对体力劳动的需求远远高于对智力的需求,所以从一开始经济基础便选择了男性。并且,随着男性越来越掌握对资源的控制,男性在政治,文化,军事等各个层次不断巩固自身权力和权利。而相应的,女性权利和权力不断萎缩,女性成为男性的附庸乃至财产。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就是统治者从文化的角度结结实实的给女性一个挣不开的枷锁,而这样的枷锁一直延续到现在,在思想传统保守的农村犹为严重。

  虽然现在我国已经是民主国家,算上民国,也不过短短一百年左右,西方文化所提倡的人人平等,男女平等观念根本没有彻底清楚男尊女卑的观念,这股暗流仍然在人们的观念中,不时出来作祟。在农村地区,熟人社会中这种思想更为明显,一个家庭中拥有男性后代被视为骄傲,没有就会变得无人继,低人一等,如此遗憾。

  具体展开讲,首先,男性视为血脉的继承者,女性不拥有这样的资格。我国社会,尤其农村地区,非常重视血脉继承,宗族关系的纯洁性。女性由于出嫁之后,按照传统观念会被视为别人族谱中的一员,自然无法与根正苗红的男性相比较。此外,现实的无奈也逼迫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农村,无论是外出务工还是在家务农,男性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要远远大于女性。并且,根据习俗,女性结婚后会远离父母,跟随男性成为别人家的一员,往往难以在父母失去劳动能力后提供足够帮助,而儿子长大后则往往跟父母一起住,赡养父母也就更直接有效,养儿防老的说法不无道理。最后,传统的观念也讲究儿女双全,子孙满堂,不要说先有一个女孩,就算先有一个男孩儿,父母仍然希望再有个孩子,这样整个家庭乃至整个家族,此后兴旺发达,人丁兴旺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最后,做个总结,做出这样的选择是可悲的也是无奈的,从生物角度讲,是我们作为一个物种在一个不堪的社会环境中无奈的选择。我始终有一种坚信,作为一个群体,我们做出的选择,都是为了在一个大环境中存活下去。随着以后整体农村大环境的改变,相信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选择会被我们抛弃,真正实现男女平等。

  时间仓促,以上观点说的比较粗糙,逻辑性也不是很强,算是抛砖引玉言论吧,望斧正。

  观点2:在农村没男孩是不行的,一是传种接代,不用多说。二是你如果有两女孩,去和别人换一男孩,看有人愿意吗?三是地在山上,用骡马驮着才能下山,女孩子天生就娇气,那能赶牲口。五是别人都有男孩,为啥自己就没一个呢!

  观点3:这个就与教育,心态,眼界,等等有关了,因为农村人就是最底层人,所以她们的相关思维都不具备,跟不上时代,大家看到朱之文借出去的钱要不回来这事吧,这就是……,因为我祖宗和我就是农村人。

  观点4:表面看,是农村里男尊女卑,传香火等等封建思想作祟,其实扒开来看,深层原因还有很多。

  首先,农村需要劳动力,农村的劳动力和城市不一样。城市里女人也可以是劳动力,机关事业单位有女工作人员,工厂里产线有女工,工厂办公室有OL,超市有女营业员,学校有女老师等等,大量不需要力气的工作,真正可以做到“妇女也顶半边天”。而我国农村,因为机械化的不普及,种地还是很需要力气的,需要男劳动力的。所以必须生儿子。

  其次在于,农村的养儿防老。城里人过去多半退休后有退休金,基本上退休后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有的甚至还能补贴儿女。而农村过去普遍没有社保,所以必须生儿子,靠儿子给自己养老,要靠儿子给自己送终。

  第三就是农村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邻里和谐,和谐融洽。农村里其实普遍有欺软怕硬的丛林法则,男丁多的家庭欺负男丁少的家庭,儿子有出息的欺负儿子没出息的,有儿子的欺负没儿子的比比皆是,有的农民很坏,就会故意欺负没儿子的人家,比方多占对方土地等等,哪天吵起架来,恶邻一口一个“绝门户”,没有儿子的人家就吃瘪了。为了不被别人骂“绝门户”,为了不被别人欺负,必须生儿子。

  如此种种深层原因,导致农村人哪怕罚款也要生一个儿子。因为不生儿子就根本没法在农村立足。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