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入关后,南明小朝廷还幻想与之谈判,反而刺激了清朝的野心
当“联虏平寇”被马士英、史可法等南明弘光重臣确定为基本国策之后,如何联络“北朝”清廷成了“本朝”南明的头等大事。在马士英、史可法的心里,北朝正在尽心尽力的帮本朝平寇,本朝必须有所表示,才能与北朝通好,并且让北朝进一步廓清流寇。 于是,为了尽早取得与北朝的联系,一个派遣使者“嘉勉”清廷并且与之谈判、商定势力范围的计划出炉了。 1644年六月,左懋第、陈洪范、马绍愉被任命为谕北使,带着给北朝皇帝的“御书”、封赏吴三桂的诏书和金银等财物北上与清廷谈判。使者虽然派出去了,但是具体的谈判目标,南明的主要官员还没有搞清楚,是否要与清廷南北分治、又以何地为界等问题都含糊不清,使团就这样稀里糊涂的进京了。
在使者进京的途中,清廷完成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顺治皇帝与十月初一正式在北京城登基,完成了成为一个中原皇帝的仪式。清廷此举表面,他们绝对不可能再退回关外蜗居一隅,他们的目标很明确,要成为统一中原的帝王。
在顺治皇帝举行完就职仪式之后,使团终于获许进京了。但是刚刚就职完成的顺治皇帝压根没有接见南明使团的意思,只派了礼部的官员来接见,明摆着就是以天朝上国自居,将南明政权视作进贡的属国。 左懋第为了维护南明的朝廷尊严,要求清廷平等的对待南明,对待坚持要求陛见顺治皇帝才能递交“国书”,但是此举遭到清朝礼部官员的拒绝。最终,南明的“国书”被清廷拒绝,而使团所携带的金银财物则被笑纳,同时,南明携带的敕封吴三桂为“蓟国公”的诏书也拒绝接受,吴三桂死心塌地的跟着多尔衮混了,自然不想也不敢跟南明朝廷发生任何关系。
在笑纳完南明使团的财物之后,清廷不依不饶,派内院学士刚林到使团驻地,指责南明突立皇帝,将不承认弘光政权合法性的立场挑明,并表示即将派大军南下。 所以,南明使团的本次出使,原本还指望和清廷进行谈判,没想到清廷根本不承认弘光皇帝的合法性,只是将其视作地方割据的政权,以属国之礼待之,原因很简单,因为南明朝廷的不思进取,让清廷知道了弘光政权的虚实,一个不思进取,只知道一味忍让和讨好的政权,怎么能够让野心勃勃的清廷坐下来谈判,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天与之而弗取”不符合清廷的作风。 史可法、马士英等弘光重臣的绥靖政策并没有取得清廷的欢心,反而刺激了清廷南下并一举统一中原的野心,他们的错误政策,无疑让弘光政权举步维艰,形势进一步恶化。 更多历史故事,请关注“天涯看点”微信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