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工程”共搬迁5个行政村227个自然村
福安新闻网消息(王旺声 徐福平)11月12日,福安市穆云畲族乡下逢村“造福工程”安置点畲民钟伏希的新居第三层平板浇灌完工,实现三层封顶。钟伏希无比感激:“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山里人搬迁到交通便利的平原地带建房”。该乡分管干部告诉我们,下逢村“造福工程”安置点年内将搬迁安置3个偏远自然村18户群众。据了解,今年,福安市将完成17个乡镇128个建制村的206个自然村2731人(其中整村搬迁6个行政村的10个自然村185户725人)的搬迁。 福安市从1994年开始组织实施“造福工程”工作,到2011年底,全市累计搬迁偏远山村、地质灾害点、连家船群众12362户57865人(其中连家船民1583户7419人,搬迁地质灾害点群众3251户15308人,少数民族群众3852户17441人,老区基点自然村群众2255户12963人 )。实现了甘棠镇铜坑里、山头庄,穆云乡黄如、上洋,康厝乡福源等5个行政村和松罗乡柳溪厝等227个自然村整体搬迁。 福安市是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大多分布在高山边远地区和沿海偏僻岛屿,村落分散。这些地方不通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生存空间狭窄,自然条件恶劣,多数畲民住房破旧不堪,有的甚至人畜混居。实施“造福工程”以来,我市每年安排全市搬迁任务的50%左右的指标,并专门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与措施,着重解决畲族地区的“造福工程”搬迁,从根本上改善畲民生产生活条件。市里还挤出资金,为畲族“造福工程”新村做好公共设施配套建设,全市70多处畲族“造福工程”新村,80%以上基本实现了水、电、路、电话、电视的“五通”。搬迁畲民告别穷山恶水后,居住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便利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宽了,他们积极发展生产,从事第二、三产业,增加收入。如今,留安、岭尾、东山、大梨、半山等许多畲族新村都成了小康村。 |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