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吹不黑:七大重要军事技术领域,俄罗斯已经落后于中国
在这个各路专家遍地走、战略忽悠论斤卖的年代,各大军事博主、大咖、媒体人凭借“震惊”“大杀器”“美国颤抖了!”等热血文章迅速走红网络。不论是嘴上说“我是资深军事迷”的专业混子,还是表面上坚决不看这类文章的知识青年,都会选择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坐在电脑前偷偷地把让美国震惊的武器看看,什么武器又让国人震惊了的文章嚼一嚼!然而看完文章以后才发现,这汉字还是原来的配方,这话还是熟悉的味道,这不是你睡了一晚上又顺着网线爬了回去,而是你心里明白这就是现实!国产航母依旧要采用滑跃起飞,歼20依旧还没有可靠的国产发动机使用,纵使有专家声称用了国产发动机,但是稍微懂军事常识的都知道,目前刚买了200俄罗斯AL31系列发动机,自己如果都有了,砸钱玩吗?当然你可以说,太行和AL31尺寸不一样所以换装必须还得买原装的,歼20都垂直爬升了,这推力肯定不小啊。而事实是,我们买了AL31,事实是,三代机都可以做垂直爬升动作。 当然,这不是涨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而是要客观解读。今天我们要讲的是,中国哪些军事技术超越了俄罗斯,用事实和数据说话,而不是假大空! 毋庸置疑,中俄很多军事技术具有高度相似性,前苏联时代对中国的军事技术输出以及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对中国的武器出口,对中国军事力量的提升,技术的引进起到了重要而且无法取代的作用。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科技的进步,军事技术的发展,中国不但在一些重要军事技术领域逐渐超越俄罗斯,而且还在一些方面实现了对俄罗斯的技术输出。目前中国在海、陆、空装备和电子、轻兵器等技术领域都有超越俄罗斯之处,而且在一些方面,中国的领先地位正在逐渐确立。 1.卫星导航系统 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二个独立发展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其GLONASS(“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曾经在冷战时代与美国的GPS全球定位系统分庭抗礼。想想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情,当时我们哪知道什么格洛纳斯,又有几个人知道GPS是美国人对全球免费开放使用的呢?但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经一度无力更新GLONASS系统的失效卫星,结果使得该系统严重老化、失去部分实用价值,到2007年甚至只有12颗卫星仍然发挥作用(在轨卫星数19颗,但仅有12颗仍在工作、其中又有5颗濒临失效)。近几年来,俄罗斯紧急补射了一批GLONASS的替补卫星,但数量仍然有所不足、难以实现区域内信号有效覆盖,同时技术标准也比较老旧。相比之下,中国的“北斗”系统虽然起步较晚,但技术起点高、建网速度快,目前已经达到21颗卫星的在轨数量。同时,“北斗”系统还兼具短报文发送功能,实现了一定的通信能力,这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不难看出,GLONASS已经被后来居上的“北斗”逐渐追赶,因为现在北斗导航还没有完成组网,所以不能说超越了格洛纳斯,但是技术上具备优势。但是利用北斗导航打航母的说法,是不靠谱的。以后可能是快舟这种火箭发射小卫星 ,即时发射,即时跟踪 。
2.综合补给舰 由俄罗斯航母出行到地中海一事,引发的关注可谓是霸占了各大媒体军事头条。而补给舰,也成为了大家一致认同的俄罗斯海军诟病。目前限制俄罗斯海军发展的诸多因素中,缺乏补给能力可以说是最突出的一点。近日“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在执行任务期间不得不依靠葡萄牙港口进行补给,而其随行的补给船事实上是民用油轮改造的油水补给船、不能执行综合补给作业,这正是俄罗斯海军海上补给能力匮乏的缩影。事实上,这个问题由来已久,早在前苏联时代红海军就一直不重视大型补给舰的发展,有限的几艘大型补给舰在被俄罗斯海军继承后早已老化不堪、难以为继。与之相比,中国海军自上世纪90年代发展了多型大型补给舰,其中目前已经基本完成首舰建造的901型综合补给舰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两款可为航母战斗群进行综合补给作业的大型补给舰之一。而俄罗斯也并非对中国在这方面的技术优势视而不见,2015年4月,俄罗斯从中国引进了5套综合补给设备用于"帕申院士”级中型补给舰的建造,这也是中国对俄军事出口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订单。
3.舰用高速柴油机 前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大范围使用舰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的国家,但由于过度迷信燃气轮机在水面战舰动力系统方面的优势(相对于蒸汽轮机,同等功率的燃气轮机体积更小;而相对于柴油机,同等体积的燃气轮机功率更高),因而自上世纪70年代起逐渐忽视了舰用柴油机的发展。事实上,由于高速柴油机耗油率更低,用作4000吨级以下的作战舰艇动力是非常合适的。而俄罗斯由于缺乏大功率舰用柴油机制造技术,结果使得近些年来发展的数款中小型水面战舰不得不依赖燃气轮机动力,却又因此受到前苏联时代将主要燃气轮机研发部门部署在乌克兰境内的制约。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通过从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引进先进高速柴油机技术逐渐摸索出了世界领先的高速柴油机技术,目前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柴油机不但应用在054A型、056型护卫舰上并通过出口中轻型水面战舰实现了对外出口。俄罗斯在建造“暴徒”级小型导弹舰时从中国引进CHD622V20型柴油机,证明了中国在高速柴油机领域的实力。暴徒级,相信大家都知道前阵子发射2500km射程巡航导弹打击叙境内武装分子的就是这家伙!
4.大口径穿甲弹 中国的大口径穿甲弹技术与俄罗斯有着很深的渊源,这一点从两国都采用125毫米口径穿甲弹作为第三代主战坦克的主要弹种就可以看得出来。但虽然两国主要坦克主要弹种口径相同,在技术上却并非同一档次。俄罗斯的2A46型坦克炮采用的是前苏联时代的制造技术,由于俄罗斯长期在粉末冶金技术方面存在问题而使得制造出的弹芯强度较低,因而限制了其提高穿甲深度的潜质。而中国在突破先进合金材料技术后,在穿甲弹材料工艺水准上已经与西方国家看齐而超越了俄罗斯。目前中国第三代主战坦克主炮发射特种合金穿甲弹时穿甲深度超过650毫米垂直均质装甲、而俄罗斯的2A46M坦克炮发射3BM42分段钢套穿甲弹时穿甲深度仅为450毫米垂直均质装甲(需要注意的是,俄罗斯还拥有穿甲能力更优秀的3BM32贫铀穿甲弹,但该弹种几乎没有生产),不难看出俄罗斯在大口径坦克炮方面已经被中国大幅甩在了后面。
5.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 前苏联在发展电子工业方面曾经陷入过很严重的误区,即为追求生产简易性和极端条件下的冗余性而盲目发展电子管,这为目前俄罗斯在雷达产品方面的偏科造成了影响。因电子工业基础造成在小型化发射/接收组件(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关键组件)制造上难以突破,俄罗斯近年来发展的雷达或者是机械扫描雷达的改进型,或者是无源相控阵雷达,在技术上相比于以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主的中国已经越差越远。目前中国在远程机载预警雷达、机载火控雷达、舰载预警雷达和地空导弹引导雷达等方面都实现了有源相控阵化,而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同类产品则仍然以无源相控阵雷达为主,其抗干扰性、探测距离和精度均不如中国同类产品。可以预见,如果俄罗斯的电子工业无法实现突破,未来在这一领域会被中国落得更远。
6.末敏弹 末敏弹是“末端敏感弹药”的缩写,属于精确制导武器。在这一新兴概念弹药领域,俄罗斯曾经领先于中国,为发展国产末敏弹中国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俄罗斯的9K55K1火箭炮末敏弹作为技术参考。不过,由于末敏弹在光电子、微电子、智能控制等技术领域要求极高,而俄罗斯的电子工业发展水平又不尽如人意,其末敏弹进入21世纪后也逐渐开始“后劲不足”。而与此同时,中国却在末敏弹领域异军突起,成为近些年来在这一方面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与俄罗斯末敏弹单纯采用红外制导相比,中国国产末敏弹采用了红外/毫米波雷达双重制导模式,无论是命中精度、抗干扰性还是覆盖范围都已经超越了俄罗斯同类产品。近几年来,中国还发展了红外/毫米波雷达/激光三重制导模式的新型末敏弹,这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罕见。而俄罗斯从中国主要的末敏弹研究机构北方工业公司203研究所引进相关技术资料,正是看中了中国在末敏弹技术方面的技术飞跃。
7.模块化枪族 模块化枪族是进入21世纪后轻兵器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其特征是可以通过在同一机匣模块上迅速更换不同的模块实现突击步枪、单兵自卫武器、轻机枪和狙击步枪等不同用途的切换。在这一方面,最具典型性的是美国的XM8枪族和比利时的SCAR枪族。传统上,俄罗斯很注重轻兵器的“枪族化”发展,著名的卡拉什尼科夫班用枪族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实现不同枪支通用零件的班用枪族。但在模块化枪族发展方面,俄罗斯却发展水平不佳,尽管有号称采用模块化设计的AK-12和A91自动步枪然而都没有实现真正的模块化枪族设计。而最近由北方工业集团公开的NAR模块化枪族,却真正实现了这一设计目标。该枪族不但可以切换不同用途的模块组件,而且可以切换5.56×45mm、7.62×39mm、7.62×51mm三种不同口径,灵活性和通用性极佳。可以预见,未来这个新兴的模块化枪族,将会在国际市场上确立中国轻兵器的新标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