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手下第一谋士到底是谁?不是郭嘉而是他
三国时期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而这各路诸侯手下总有几个运筹帷幄,操控天下,掌握神国之谋的天下奇才,比如刘备,最典型的人才莫过于诸葛孔明,现在已经成为了智慧的化身,而在曹操阵营,最著名的谋士莫过于现在人称郭宇宙的郭嘉,郭奉孝了。郭嘉一生奇谋妙算,运筹帷幄,算无遗策,以至于很多人都说:郭嘉不死,卧龙不出。
(郭嘉) 但是吧,真的是这样吗?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到底是谁呢? 其实,很多人都只说对了一半,郭嘉虽然是曹操著名谋士,面对强大的袁绍,郭嘉提出过十胜十败论,说明曹操对袁绍的胜负手,面对吕布,郭嘉巧妙设计水淹下邳,导致一代猛将威震华夏的吕奉先同学折戟沉沙,但是,在曹操心中,论功劳排名,郭嘉却并非第一,曹操自己是怎么说的呢?三国志记载,太祖曰:“忠正密谋,抚宁内外,文若是也。公达其次也。这里面的文若指的是荀彧,而公达指的则是荀彧的侄子,荀攸。 荀彧先生那是一代大神,对曹操是忠心耿耿,当年曹操兵发徐州东征陶谦,吕布在后方发动叛乱,当时整个兖州纷纷倒向吕布,只有三城还在曹操手中,情况是万分危急,但是荀彧却沉着应对保护了曹操家眷,在曹操面对袁绍之时,也是荀彧劝他要戒骄戒躁坚持下去,万勿轻言放弃,在迎奉天子的问题上,荀彧更是真知灼见,向曹操指出如果能够把天子掌握在手中,就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一张关键的政治牌。
(荀彧) 但是,尽管曹操觉得荀彧是居功至伟的谋士,他却是一个内政型人才,就和诸葛亮一样,以治国见长,属于后勤部长级别的人物,一般来说,古代帝王都是将内政人才管理后勤的人士作为功劳第一的人物犒赏,比如汉初,刘邦评选功劳的第一的人物,不是韩信也不是张良更不是陈平,而是萧何。再比如明初,朱元璋排名功臣,排在第一的,不是徐达常遇春也不是刘基(刘伯温)而是后勤部长李善长。 所以,曹操先生归功荀彧第一,并不是因为他的奇谋妙策(尽管荀彧也有很多),而是更多的因为荀彧的默默奉献,做好了后勤工作保证了曹操的开疆拓土,在曹操心目中,真正为他出谋划策最多的人是后面的那个人——荀攸,荀公达。
(荀攸) 他是荀彧的侄子,出身颍川荀氏,出身名门,要说这货投奔曹操,那并非荀彧的谋划,而是曹操写信把他忽悠来的,曹操一看这货其实就有点傻眼,为什么呢? 此人看上去有点呆若木鸡,曹操自己都说:公达外愚内智。没错,荀攸先生颇有点蠢萌,虽说是蠢萌,其实是大智若愚,荀攸一生为曹操献策十二,号称十二奇策(不得不说某著名手游的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十二张锦囊牌对应十二奇策),建安三年(198年),荀攸随曹操征讨张绣,荀攸建议曹操分化刘表张绣,曹操不听导致大败,曹操幡然悔悟,设下奇兵与张绣刘表交战,取得大胜,在官渡之战前后,荀攸更是屡建奇功,在他的建议之下,曹操面对群雄是无往而不利,比如面对颜良进攻白马,荀攸提出不能直接营救白马和敌人正面交锋,应该声东击西,出其不意,曹操果断采纳其谋,杀了颜良先生一个措手不及,值得一提的是,颜良还真的是关羽杀的,演义这一条还是真的,在官渡之战中,荀攸推荐徐晃保证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之后征伐二袁兄弟,更是提出应该暂时退军的奇谋妙策,果然曹军一退,二袁兄弟就开始自相残杀,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就收拾了二袁占据河北在三家争霸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官渡之战)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事情郭嘉就没有参与吗? 答案很简单,参与了,而且把三国志里面郭嘉的计策看上去都熟悉,为什么熟悉呢?因为郭嘉先生的主要特点就是,他是附和型的,就是所谓的“附议”之王。 比如征伐吕布,水淹其实是荀攸的原话,翻看三国志的细心读者很快就会发现,郭嘉先生的大部分计策都是什么特点呢? 总而言之一句话,当别人说完之后,他加上一句:说的好呀,我也是这么想的。然后把对方的计策复述一遍,简直就是一代复读机,但是在计算功劳的时候郭嘉同学就暴露了,平定冀州,荀攸功劳第一(冀州平,太祖表封攸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建立魏国之后,在所有出谋划策的谋士之中排除荀彧,仍旧是荀攸功劳第一,话说荀攸老兄功劳如此之大为什么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呢? 其实原因吧……比较尴尬——他为人很低调。 真的很低调。曹操评价他从不为自己争功,所以知名度也比较低,但是毫无疑问,荀攸的谋主地位相当稳固,曹操对他也是器重有加,在笔者看来,他才是毫无疑问的曹魏第一谋主。
什么?郭嘉死后,曹操先生哭诉如果郭嘉还在不至于赤壁大败,对不起这个吧。。。是罗贯中写的哭诉内容,曹操哭确实哭了,他哭的很简单,他想把后事托付给郭嘉(曹操和郭嘉关系特别好,这点荀攸比不了),但是,千万不要以为曹操只哭过这么一个人。 曹老板哭过的人那可是多了去了,远的有陈宫典韦,近的还有庞德和自己的爱子曹冲,连袁绍先生都享受过被曹操哭的待遇。 而且,你以为,曹操就没哭过荀攸吗? 那么,各位读者,你们心目中的曹魏第一谋士究竟是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