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封记忆:零距离接触中国首种国产涡轴直升机
=====【凌云作战群】第148期===== 图中这架馆藏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物馆内的其貌不扬的直升机就是中国第一种于20世纪60年代自行独立研发、并成功试飞的采用涡轴发动机的国产直升机—直-6,本期就此解读。
直-6的研发背景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已能独立生产直-5中型多用途直升机(苏联米-4的仿制型,图中右侧的绿色机),但由于该型机采用活塞式发动机,输出功率低,高原飞行能力差,有效载荷十分有限,在服役后就已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于是军队急需一种新型国产直升机。
1966年7月,第三机械工业部给哈尔滨飞机制造厂下达了研发任务,要求在直-5基础上研发一种能搭载20人的新型直升机,可搭载一台涡轴-5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2200马力)。1969年12月15日,由飞行员王培民驾驶的2号原型机成功进行了首飞(1号机用作地面测试及静力试验)。左上小图为首飞资料图。
经过多次飞行测试,军方认为直-6的发动机功率虽然比直-5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足,尤其是单发动机布局会使其飞行安全性大大降低,最终放弃了用该型机替换直-5的计划,最终该型机仅生产了14架(另说11架)。直-6全机长20.9米,旋翼直径21米,机高5.6米,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192千米。最大航程651千米。
图为直-6的驾驶舱仪表特写,驾驶舱内装有正、副驾驶员座椅,复式操纵系统和全套飞行仪表等。由于是基于直-5仿制而来,布局是典型的苏式风格。可见由于年代久远,各种仪表均已拆除,仅剩框架,但幸运的是,仪表上保留了详细的标牌,仍能通过标牌得知各种仪表的用途。
图为布置于座舱顶部的密密麻麻的仪表开关,从中文标识可看出大多为各种编队灯、航行灯、装卸灯等机载灯光的辅助系统开关。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对机组人员的驾机水平有较高要求。
记者还体验了下直-6操纵杆的手感,还是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单手即可握住操作,其上有几个用于操纵机载无线电的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