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了,120帧的电影和普通电影有什么不同吗?
问: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了,120帧的电影和普通电影有什么不同吗?李安的新电影终于上映了,你看完以后觉得值不值? 答: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120帧与普通电影的区别,120帧是指电影的每秒实际相当于由120张图组成,目前国际上电影通用标准基本为24帧每秒,120帧能让你有什么感觉?主要是让你在看一些大动态的场景时感觉更流畅。 为了更形象让大家理解帧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看的早期黑白卓别林电影 是不是感觉人物走路和动作有些跳跃 那是因为帧数只有十几帧每秒拍摄的 所以画面就像卡卡的,而你把一部现在24帧每秒的电影快进时 它实际是在跳帧播放 画面也会跳跃式的快进 再举个详细例子:开枪时弹壳弹出的场面以前在24帧的电影中只有在慢镜头特写时才会注意到,但本片在正常速度下且并非大特写却十分清晰,因为:假设每一颗弹壳弹出真实时间需要0.1秒钟,24帧的电影拍摄这个瞬间用了2.4张胶片,以1倍速播放,结果是观众模糊到看不清,要看清的话只能用5倍速高速摄影机(并非精确值),也就是12张胶片拍摄了这0.1秒的瞬间,然后以慢速5倍速播放,观众才能够看清,但缺点是0.1秒的画面拉长到.5秒播放,让人感觉十分“炫技”;本片摄影机和放映机均为120帧,反而很自然地就看清了,所以新技术反而显得十分低调,我仔细观察子弹出枪管的细部,发现还是看不到子弹,很好奇要多少帧才能看清子弹,还是说人眼的极限不能简单采用这种算法? 至于有人说120帧“假”“没有电影感”,我的感觉是乔布斯说过如果当初问人们对交通工具有什么改良的愿望的话,大家都想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马,而不是一辆车! 好啦,接着说说对电影的感觉 在观影过程中,完全没有强迫被带入故事的感觉,看着看着,甚至都忘记了自己戴着眼镜,看的是3D电影,完全被故事吸引,体会着比利·林恩的困惑、挣扎和他压抑的情感。倒是电影结束后,片中好几个场景会始终盘踞脑海,久久不能忘。也许,120帧带来的,是过目不忘的体验。当然,李安的拥趸还是以文艺青年电影迷为主,观众也不会要求他的电影有爆米花影片的视觉轰炸频率。但在故事上,该片确实太缺乏惊喜,试图用不断的闪回来讲述一个原本平庸缺乏亮点的故事。就故事而言,《比利·林恩》虽然达不到李安一流电影之列,但也绝对在水准之上。李安将故事的外在戏剧冲突内化为主角比利的心理冲突,以此来表达战争创伤以及同胞面对战争的行色百态。 答:更精致吧,特效不会太浮夸 然后为什么总是拍外国题材的,中国就有很多好题材 从炎黄到现在大大小小的战役,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