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四大平台”——我市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综述之一

食不在来
2011-11-18 09:29:46
搭建“四大平台” 秀出“精彩福清

——我市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综述之一

  “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我市百场曲艺下乡活动自今年5月份启动以来,市曲艺家协会8位演艺人员深入各镇村演出,为农民群众送去喜闻乐见的评话、伬唱、闽剧小唱、方言相声等节目。这仅仅是我市文化活动面向群众、普惠群众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通过大量整合文化资源,拓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推进激情广场大舞台、社区文化大看台、乡村文化大戏台、民俗文化大展台“四大平台”建设,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把平台搭到群众家门口,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活动,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提升了福清文化的软实力。

  激情广场大舞台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小区、广场、公园等处总会响起欢快动感的音乐声,不少市民踩着整齐的节拍,在音乐中翩翩起舞。律动的音乐,轻盈的舞步,已成为这个城市的一道“风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镇街充分利用广场、公园等场所,积极组织开展“激情广场大家唱、大家跳”群众性广场文化活动。目前,激情广场文化活动已在我市城乡普及推广,每个小区、各村都有激情广场活动,激情广场活动已成为城乡群众自娱自乐的一个品牌项目。

  每逢重大节日,我市都集中力量组织大型广场文化活动,举办大型歌会、文艺汇演等活动。通过举办大型歌会、文艺汇演等活动,拓宽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档次。去年以来,我市以纪念建市20周年活动为主题,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文艺晚会,组织了大型焰火晚会和大型文艺踩街活动;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主题,举办了“红歌献给亲爱的党”系列红歌会和“旗帜颂”大型文艺晚会,开展了首届广场舞联赛活动。如今,广场活动遍地开花,成为传递文明的火种。

  社区文化大看台

  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是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作为公共文化的基本单位,它的健康成长则直接影响着社会文化的建设。

  近年来,我市把传统节日与“邻里节”相结合,在各个社区组织开展端午图片展、“端午粽子情”邻里联谊及传统小吃现场品尝、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寄一份包裹,送一份关爱”公益活动,开展文明公约现场签名,“好邻里”、“魅力小区”评选等邻里节系列活动,既弘扬了传统文化,又有效促进了邻里和谐。

  同时,利用社区休闲公园等场所,组织开展邻里红歌大汇演、楼道技艺大比拼等邻里节互动大联欢,每年都举办数十场社区文化系列活动,参与演出的群众文艺骨干约2.3万人次,现场观众达15万多人次。

  乡村文化大戏台

  1月13日,文化“三下乡”活动走进城头镇星桥村。当天,在该村礼堂里,坐满了男女老少,文艺小分队带去的一个个精彩的歌舞节目令他们一饱眼福;1月初,在新厝镇江兜村举行的庆元旦迎新春文艺晚会上,村里的伡鼓队、腰鼓队、文艺队、舞蹈队齐上阵,给全村男女老少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晚会。

  如果说前者是送文化,那后者就是播种文化留下的种子在农村开枝散叶。如今,各乡镇利用文化大院、祠堂、广场举行各类文艺活动已蔚然成风。

  近年来,我市通过文化“三下乡”、曲艺下乡、侨乡艺术团“一月一主题”系列巡演活动等,把文化活动送到企业、山村、社区、军营,搭建乡村文化大戏台,引导和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抓住各种节日契机,自编自导自演歌颂新农村建设的新成就,歌唱文明乡风新风尚。据了解,仅去年,我市“三下乡”活动共举办数十场广场文化系列活动,文艺下乡小分队下乡巡演15场,现场观众达9万多人次,放映了1500多场公益性电影,鼓浓了乡村文化气息。

  民俗文化大展台

  今年元宵节,我市在各镇街群众自行组织的民俗活动基础上,对各类民俗活动进行统一梳理,各镇街集中一周时间分批举办板凳龙、迎神、游灯、舞龙、舞狮、南少林武术表演以及猜灯谜等极具本地特色的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形成一镇一特色的文化现象。

  作为福州闽都民俗文化活动分会场,我市还利用这个平台,深入挖掘本土丰富的民间文化底蕴,开展宗鹤拳表演、十番音乐、舞龙舞狮、剪纸、扎灯、线艺、旱船、提线木偶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濒临失传的传统文化展示活动,而春节、元宵、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举行的文艺踩街、闽剧表演等活动,更是成为一个个民间文化艺术展演的窗口。

  我市还以汇演联赛巡演为主题,组织了两届闽剧汇演月(周)系列活动,受到广大市民欢迎;组织开展了福清光饼文化节、中华梦乡福清石竹山梦文化节、新春灯会等活动,展示全市文化建设成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如今,在“四大平台”带动下,群众真正成了文化活动的参与者,市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一个百花齐放、生机盎然的文化城市正在尽情地展现迷人的风采。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