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东光村成立农村合作社 抛荒地成"聚宝盆"
23日,福清港头镇东光村,地里的胡萝卜含笑吐翠,尽显生机。正在给胡萝卜施肥的村民王清云高兴地说:“将自家闲置的抛荒地租给合作社后,我既可以收租金,又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真好。” 王清云说的合作社,就是村里通过土地流转成立的富源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由于土地贫瘠、缺水,加上青年大多外出务工,该村土地以前抛荒 严重。2009年,东光村村两委结合实际,成立农业合作社整理土地,一期流转土地近800亩。随后,该村发展特色产业,大规模种植日本进口品种胡萝卜,把 抛荒地打造成了村民的“聚宝盆”。 东光村地处海边,全村6000多人,土地1200多亩,人均不到2分地。“东光洋火烧洋。”东光村的村支书王钦文向记者介绍,这就是形容东光村 缺水、贫瘠的谚语。长期以来,东光村民们抛荒土地,靠出国劳务、外出做生意、打工为生。“东光村1200多亩土地,抛荒了10多年。”王钦文说。 合作社成立短短几年,村民们就尝到了甜头。王清云,今年60多岁,家里6口人,原有2亩地,长年在外打工。土地流转成立合作社后,他每亩地一年 可收到500元租金。另外,他还是合作社的农业工人,月工资3000多元。“现在我不用出远门,一年收入就有3万多。”王清云说。 跟王清云一样,村民王云祥从2009年开始就在合作社里打工。“这些活不累,既能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人,土地流转真是一举多得。”王云祥说,土地抛荒时,五六十岁的村民,外出打工没人要,只能在家里呆着,生活没有着落;现在有活干,有钱领,生活踏实、轻松了。 土地流转不仅给东光村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好处,也让入驻的农场主尝到了甜头。 “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设施农业有了‘用武之地’;同时,技术推广更高效、顺畅,农民更富裕了。”富源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 征秋介绍,这里很多田地原来都是低产地,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土地流转后,合作社注入资金,统一建设基础设施。目前,合作社采用喷灌节水技术,种植胡萝 卜、花生、西瓜、地瓜等作物,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据了解,富源农业综合开发农民专业合作社胡萝卜亩产8000多公斤,总产值近1000万元。另外,还有固定工人55名、季节工人150名,在家门口就为村民提供了打工的机会。 “今后,我们将通过土地流转,让规模农业发挥更大的效益。”王征秋说,他将发展观光农业,让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让这片曾经荒废的土地成为村民的“聚宝盆”,让更多农民发家致富。 (福州日报记者 贺鹏 通讯员 林金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