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凤姐流水的网红:她的职业是给1.28亿80后励志
文/有毛僧 这两天,凤姐因为一篇励志的文章又火了一把。这篇文章保守估计仅赞赏就有50万元以上的收入。她这次的火靠的不是恶性炒作,不是恶搞,不是公关团队近于侮辱性的调戏,而是靠文字。如果说之前的火有点让人接受不了的话,那么这次我心服口服。 虽然从文字上、传播上,我能清楚地看到这次也是公关团队的手笔,但我依然佩服凤姐在普通大众心中的号召力。一篇励志的文字,简单又通俗,其实戳中了中国至少1.28亿人的内心。它的成功其实映衬的是这1.28亿中国人在现实中的挣扎。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红像王思聪的女朋友一样,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唯独凤姐一直屹立不倒。即便是媒体上没有了她的声音,现实中人们还会关注她的存在。为什么会有铁打的凤姐,是谁在背后支持她,这反应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呢? 一 凤姐身上有三个重要的标签,第一个是“80后”,第二个是“出身底层”,第三个是“洗脚工”。这三个标签曾经给她带来过无数噩梦。破裂的家庭,饥寒交迫的生活,毫无希望的未来,社会的冷眼等,噬咬过她,在噩梦里纠缠过她。 对一个一穷二白的女孩子来说,一旦突破了道德底线,仅仅用身体就能换来一时的体面。然而,对凤姐来说,最大的绝望是,她连获得这份体面的先天条件都没有。生活在一个逼良为娼的时代,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想做娼而不可得。 当她流落街头被公关公司发现时,她的命运改变了。从逻辑上讲,我们该感谢那位发现她的公关老手,但从道德上,我们又应该鄙视他。我无法想象,一个人的品质得多恶劣、想法得多龌蹉才会通过消费别人内心的苦与外形的丑来牟取利益。 我不相信一开始爆红的凤姐如现在般镇定、乐观、大气、坦然。我深信,让她以丑角的身份被人消费、咒骂、恶心时,她一定经历过无数个噩梦,无数个流泪到天明的夜晚。让她看淡冷眼,习惯这种生活的一定不是光明未来的吸引,而是残酷现实的逼迫,如一口饱饭、一件冬衣。 二 如果你认为,凤姐是一个特例,那你就“图样图森破”了。凤姐不过是广大农村出身的80后的一员罢了。这个群体到底有多少人,恐怕没有谁认真算过。如今,中国有16亿人口,其中9亿农民,包括已经移居城市的他们的后代。在人口总量中,农民(含移居城市的农二代)至少占比56.25%。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80后有2.28亿,其中1.28亿都是农民(含移居城市的农二代)。这个庞大的群体中绝大多数要么移居城镇,要么在城镇中务工。你是不是他们中的一员,主要看你要不要回家过年。其实,回家过年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对他们农村出身的再次确认。 这个1.28亿人中不乏功成名就的人,但其中绝大多数生活在迷惘中,就业的压力、房车的压力、婚恋的压力、养老养小的压力等,所有这一切让大家生活在一种近乎绝望的氛围中。在对抗高压的过程中,我们开始叛逆,开始反抗,开始呐喊。 然而,我们终将生活在别人的闹剧中,没有人在意你,我们就像婚礼上的乐手一样,没有我们不行,有了我们也没有人在乎。别人瞩目的不过是新郎新娘的红毯。所以说,凤姐绝不是个案,而是千千万农村出身的80后的真实写照。 三 所有的80后农二代对自己的出身都很纠结。一方面对自己祖辈耕耘的土地和家乡的父老有发自内心的思念和依恋,同时对自己的出身又有本能的忌讳。大家通过日渐标准的普通话、体面的服饰来掩饰自己血脉深处的农民气。然而,往往越装越露馅。 当80后的凤姐走到台前,将自己不光彩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时,她放佛戳破了大家内心深处的那根最敏感的神经。大家通过咒骂她,侮辱她来与她划清界限。时间久了,我们慢慢发现,她不过是我们自己的2.0版罢了。 当凤姐闯荡美国,最终活了下来时,整个80后群体对她的认同更强了。当凤姐用文字与这个时代沟通的时候,她身上多了一些精英的气质,这更让80后倍感亲切。凤姐的精神旅程实际上反映的是80后一代人的梦想变迁。 出身寒微,成就大名,留洋镀金,上升知识阶层等。这些都是普通80后期盼的上升途径。对凤姐的认同,其实是对自己出身的认同。就像逢年过节,大家抢票回家一样,对自己出身,对自己身份进行一次再确认。 结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曾经流浪的西单女孩如今也已是身家上亿的创业者,曾经衣不蔽体的朱之文如今也年入千万,曾经被人嘲笑的凤姐已经用文字树起了旗杆。我们的时代不乏奇迹,凤姐只是其中一个很小的例子。无论多么迷茫,多么痛苦,多么高压,我们这代80后都该相信,再寒冷的冬季也有迎来春暖花开的时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