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刚统一中国后,秦始皇立刻推行遍及全国的统一户籍制度?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在古代,农民军领袖如何征募民众,组织军队? 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农民起义,但给人的印象,好像就是简单灾民遍野,所以接下来就战乱四起了。 如果按照这样的模糊介绍,那么想象这场景,似乎就是农民军领袖站在广场上“振臂一呼”,喊几句振奋人心的口号,背后就是旌旗招展,应者如云。 但事实上,这样的场景是不可能发生的。 这是因为在古代,虽然农业人口是兵员的主要来源,但农民不集中生活在城镇里,而是散布在广袤的田野之中。 古代人口稀疏到什么程度呢? 我们今天习惯说“乡里”、“故里”、“邻里”,其中这个“里”是古代的行政单位,相当于今天的村。秦汉时代一里大约有几十户人家,远比我们今天村庄的规模要小。按照一户三个壮丁来计算,那么古代一个村子里,大概有一两百个壮丁。朝廷还要向每户居民征调壮丁服兵役和劳役,因此平时村子里的壮丁就更少了。 所以农民军领袖站在村子里“振臂一呼”,其实没几个壮丁能听见,这其中肯跟他玩命的就更少了。 人口稀疏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技术都很差。 古代没有电视电话,商贩也很少,农民很难知道几十里地外的事情。所以你别想农民领袖这边一号召,隔壁几个村子的农民就能主动出来当兵。 那么,农民领袖要是主动深入村庄联络呢?这也很费劲。因为古代没有平坦的马路,牲畜也很宝贵,这位领袖在茫茫大地上走上一天,能访问几个村庄? 那么问题来了,你可能会问,既然征兵这么困难,那古代政府又是怎么征兵的呢? 我们印象里,官府征兵似乎就是《石壕吏》里描写的那样:恶霸似的差役一脚踹开老百姓的家门,把壮丁生拉硬拽的抢走,押送到军队里就算完成任务。 其实也没那么简单。 最大的困难是,朝廷中央政府和地方相距十万八千里,交通和通讯都不便,朝廷怎么能防止地方官员瞒报征收的壮丁和赋税呢? 说白了,地方官从百姓那里抢来了壮丁和钱粮,却向朝廷瞒报税收记录,只上交了一小部分,把大部分所得都中饱私囊,那朝廷该怎么办呢? 唯一的办法,是朝廷亲手掌握所有纳税人的信息。 所以从秦朝开始,中国就实行了遍及全国的户籍制度。每一户居民的人口、年龄、耕种土地等赋税信息,全都在政府登记造册。地方官还要负责每年更新户籍资料。政府征兵征税,就按照这些户籍记录来征。 这方法说的容易,却需要大量的文案和调查工作。 比如东汉帝国从朝廷到州、到郡、到县、到乡、到里,养了多达数万名官员,才能完成繁重的文案工作。要这么多政府部门同时工作,还需要一套庞大的管理系统。 另外,还要考虑到古代交通极不方便,运输成本很高。古代中国地形复杂、道路崎岖。无论是粮食还是壮丁,运输既花时间,又要消耗大量的食物。 为了在政府部门之间传递政令,还需要一套价格高昂的通讯系统。这套系统需要在国家的主要干道上,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处传递文书用的邮亭。邮亭要准备食水、马匹、常驻邮政人员。还要有一定的士兵负责周边的治安。这个系统同样耗资巨大,非一时一刻能够建立。 只有拥有以上这些条件——庞大的文官集团、系统的管理制度、价格高昂的通讯系统。一个古代政权才有可能组织起大规模的部队。 而这些农民军领袖都没有。 农民领袖唯一快速召集军队的机会,是出现大规模流民的时候。即便是流民也要受制于交通不便,也有很强的地域性。所以中国古代的农民军常常带有“席卷”的性质:在一个地区收集完流民后,再奔向下一个地区,经过不断的积累才能越滚越大。 所以农民起义的影响很多时候有些被夸大了。其实,不管是秦末的陈胜吴广,还是王莽末年的绿林赤眉,这些农民军刚起事的时候都不过只有几百几千人,都是经过了成年累月的积累,才慢慢壮大起来。而上来就能拥有大规模军队的反政府武装,无一例外,都是由那些早已驾驭文官系统多年的贵族们组织的。 说白了就是,在古代王爷、太守之类的叛乱才最可怕,上来就能组织上万上十万的叛军。而农民造反,一开始不过几百几千人,对于朝廷来说根本不算是什么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