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繁枝秀香已馥——漳州开发区建区20周年文化发展纪实
从建区之初的小渔村到如今的新港城,漳州开发区建区20年来发生了沧桑巨变。人们在惊叹漳州开发区经济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之时,也惊喜地看到漳州开发区从文化沙漠拓出一片文化绿洲。尤其是近年来,当悠久的海防历史和现代的海港城市、海滨生活相互交融,跨越时空在这里美丽邂逅,文化之花终于越开越艳。 如今,在这里,文化理念薪火相传、文化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服务生生不息、文化活动异彩纷呈,让这座新港城由单一变得丰硕,由简陋变得美丽。 (一) 有人说,现在的漳州开发区,找个文化活动场所相当容易。可是搁在20年前却是空白,那就是文化底子单薄。建区之初,当地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很单一,看露天电影是当时最具群众基础的活动。“平时一到晚上大家都是早早就休息,也只有逢年过节,或者小伙子去参军,大家才有机会看一场露天电影。那时大家热情可高了,吃完晚饭就带上小板凳早早地去抢座位,全村几百号人基本都到了。”说起当时的场景,石坑社区老年协会会长陈元财如数家珍。 逆着时间长河溯源而上,让它定格到1992年12月28日。这一天,来自天南地北的拓荒者集结在南太武山下,打响了建设漳州新港城的攻坚战,同时他们也带来外来的文化。当时,他们不仅用白天隆隆的山炮声、劳动号子和钢钎碰撞出雄壮的劳动交响曲,也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更是给当地的群众送来了一曲心灵上的文化之歌。 “那时候,建设者尽管生活艰辛,但业余时间还是过得丰富多彩。”曾两度从北京到漳州开发区工作的丁平智回想起来依旧很温馨。他说,每逢周末,我们就会在会议厅之类场所举办歌手演唱比赛;甚至还邀请漳州文化局的老师到院子里教导我们学习国标舞。记得当时有部分村民前来观瞻,胆大些的就在现场有板有眼现学现跳;后来学会的村民可能回去又教会了家人,慢慢地很多人都来一起看、一起跳,可热闹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多样的文化,多种氛围,激起了漳州开发区人热爱文化的热情。在拓荒者的带动下,漳州开发区的文化事业激流涌动。2002年,在设置漳州开发区城区雕塑的时候,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拓荒牛”的雕塑,这个雕塑至今还屹立在华商酒店激励着一代代漳州开发区人。 (二) 建区之初,漳州开发区的管理者就把文化作为漳州开发区前行的不竭动力,探索中前行的漳州开发区人将文化特有的理念注入到这个新港城的建设进程中,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铸成长久发展的基石。 近年来,漳州开发区投入巨资,新建大型文体馆1座、小区健身场所10余处,同时还建设了南太武山地生态园、酒吧一条街等大型文化活动场所,启动南太武黄金海岸、五个社区文体中心的建设,为广泛持久开展各类群众性文体活动创造必要的基础和条件。 今年,漳州开发区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化广场。作为省“十二五”文化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南太武文化广场,位于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正门对面,也是漳州开发区着力打造的民生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由金水仙大剧院和商业中心两部分组成。负责承建运营的永鸿国际集团总经理黄立宏说,“南太武文化广场建设目标就是打造成为厦门湾南岸的文化码头,不仅要能够满足漳州开发区群众平时的文化生活需求,同时也要能吸引周边地区,特别是厦门市民到南岸参加文化活动。” 目前,文化广场重要组成部分——金水仙大剧院已竣工交付使用。 如果说,文化广场给了漳州开发区人一个共享文化发展的大舞台。那么,分布在各个社区的文化站,则给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小舞台,同样地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漫步在石坑社区宽阔整洁的街道上,一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气息迎面扑来。尽管社区总人口不到2500人,但石坑社区却活跃着舞狮、秧歌、扇子舞、腰鼓队、大凉伞鼓、太极拳、健身操、手绢舞等10余支文艺小分队。陈元财介绍说,以前社区里赌六合彩相当盛行,自从社区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以来,群众精神生活充实了,大家一到晚上就自觉地出来活动。“和以前相比,社区文体活动使邻里关系和睦了,少了许多为鸡毛蒜皮而吵架的事,多了邻里互助的事。” 如今,类似于石坑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镜头,在漳州开发区的其他社区也随处可见。由于社区文化活动的火热开展,现在每年的春节、中秋节、重阳节,五个社区还会联合组织大型民俗活动,比一比看那个社区文化活动组织得更好。而这些活动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漳州开发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不仅如此,漳州开发区的文化载体拓展也是遍地开花。据文体委主任尚振华介绍,截至目前,今年漳州开发区已成功举办10余项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包括龙年饺子宴、元宵晚会和灯谜竞猜、第二届生态日主题活动、第二届生态杨梅节等节庆文化活动,以及自行车邀请赛、长跑活动、拔河比赛、羽毛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体育类活动,“其中,节会文化是重要载体,展现漳州开发区特殊的文化特色,提升漳州开发区的文化底蕴,提高漳州开发区的知名度,还为漳州开发区的转型发展汇集人气。” (三) 20年的时空流转,漳州开发区改写了曾经文化“沙漠”的历史,将起初的发展“短板”渐渐打造成发展软实力。但是,如何抢抓机遇,进一步推动漳州开发区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站在“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时期的漳州开发区人信心满满,他们知道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道理;他们知道面对闽南地域文化的影响、漳州开发区20年来艰苦创业所形成的精神财富,既要继承弘扬,又要广泛吸收和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把握先进文化的方向,注重文化创新,培育具有漳州开发区特色的多元、融合、开放的现代文化,努力提高文化发展的水平。 漳州开发区党委书记吴斌告诉记者,未来繁荣发展漳州开发区文化事业,并不是简单的活跃区内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而是要与漳州开发区目前正在实施的转型发展战略紧密结合,与创品牌、出特色、聚人气相结合,从政策、组织、资金等方面保障漳州开发区文化事业的加快发展,用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推动漳州开发区“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今年年初,漳州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漳州开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决定》。同时,漳州开发区文化发展五年规划也在加紧制订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以“三海文化”为基本特色的漳州开发区,其文化内涵本就丰厚,再加上《加快漳州开发区文化事业发展的决定》的逐步实施,一个崭新的文化绿洲将矗立于厦门湾南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