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廉颇领兵结局也和赵括一样 长平之战还是会输

宇文歡
2017-03-02 14:53:29

大秦帝国之崛起,长平之战演完了,出现了很多为赵括洗白的文章,其实长平之战不是赵括的责任,那是谁的责任呢?战场上的将军,打了败仗,当然有责任,而且是首要责任,但归根结底是赵王的责任。

即使廉颇一直领兵,结局和赵括一样,长平之战还是输

即使廉颇一直领兵,依然会失败

廉颇带领20万赵军在长平与秦军对峙,长达三年之久,期间大小阵仗打了无数次,也并不是坚守不出,根据史记记载,廉颇在这三年里,也一直在伺机出击,只可惜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廉颇还继续对峙的话,赵国的国力拖不起。

两国交战,打的是国力,赵国明显弱势

虽然战国末期,能与秦国抗衡的就只有赵国了,但相比之下赵国国力还是比较弱的。赵国长期和匈奴交战,即使在赵武灵王改革后,国力大增,依然不是秦国的对手。

即使廉颇一直领兵,结局和赵括一样,长平之战还是输

与匈奴交战,不断的消耗国力。与秦军对峙三年,二十万军队消耗不少。而秦国也是举国之力在战斗,秦国拥有巴蜀富饶之地,关中肥沃之地。又打了韩国得到了韩国的强弓劲孥,武装了不少,比起赵国,无论人力物力财力都有优势,能打得起消耗战。

合纵已经不可能了,其他国家都被打怕了

当时的魏国已经被秦国打怕了,韩国被灭,楚国经过焉莺之战,也不敢与秦国交兵,齐国被五国伐齐后,对各国都恨之入骨,压根不会来帮忙。至于燕国吗?一直都是弱国,而且和秦国的关系比较好。

从这点来说,统一已经是趋势了,至于很多人说的,廉颇坚守,赵王合众五国伐秦,根本是不可能的。到战国末期,各国之间欺诈连连,一点信任感都没有了,打不起仗了。

即使廉颇一直领兵,结局和赵括一样,长平之战还是输

更何况当时是因为上党地区引发的长平之战,秦国打下了韩国,韩国上党地区的守将不服气,不愿意投降秦国,把上党献给了赵国,赵国欣然允许,两年后长平之战开始,人家辛辛苦苦打下了韩国,你一毛力没出,白白得一个上党那么大的地方,理亏在先,各国也没理由救。

赵王决策主动出击要背罪名,完全是战略布局失误

谗言只是一部分,佞臣往往是把君王心理的话说出来了而已,但具体做法还是有问题的,问题不再于主动出击,而在于战场和主帅的选择问题。

长平是个山区,赵军经过胡服骑射之后,骑兵很强,作战很勇猛,不亚于秦军。尤其是常年好匈奴作战,积累了很多长途奔袭的经验,在平原开阔地带所向无敌,而在山区优势发挥不出来。这点在赵括主动出击追击秦军的时候,就能看出来。

即使廉颇一直领兵,结局和赵括一样,长平之战还是输

而秦军以步兵为主,弓弩箭矢为辅,这些在山地作战的时候非常有利,在长平,赵军被束缚了手脚,秦军却能尽量施展。如果能将战场后撤,也许还有机会。

而赵王却命令死守长平,不是一寸土地,让40万大军深陷险境。最后在弱势的形式下,还命令主动出击,战略失误,再加上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不知灵活应变布局。

这是一场战役,不是一场仗,让新人去锻炼,结果自然失败。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