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在闽西 党报记者走基层:生态三洲 富民为民

暮荣司徒
2012-12-01 16:38:03

□ 记者 石飘芳 石芳 通讯员 陈天长

200亩茶叶、500亩杨梅满山披绿,年初种下的5万株风景树长势喜人。11月22日上午,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种植大户黄金养忙着上山打理自家的这些“产业”。三洲镇党委书记蔡铭泉告诉记者,借力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三洲下一步将在“生态富民、生态为民”方面做足文章。

在贫瘠土地上“种金银”, 向水土流失区要效益。三洲镇走在了前头,黄金养也从中尝到了甜头,他一年就可以从茶园和杨梅上收获二三十万元。据黄金养介绍,今年3月份,他又从宁德等地引进红花桂、罗汉松、含笑等5万多株风景树幼苗。两三年后,这些树苗就可以移栽到水土流失区的山上。

为三洲生态建设做贡献的同时,又可以得到可观的回报。在三洲镇,体会到幸福感的远远不止黄金养一家。三洲村30户的杨梅种植大户,个个尝到甜头;水土流失治理带头人、丘坊村的俞水火生拥有五千多亩杨梅林,年收入四五十万元,明年的收入又将翻一番……种养大户富了,村民也从生态建设中得到实惠。就拿三洲村来说,全村4367人,今年的人均收入或超6500元。而如今,三洲的田间山头正洋溢着喜人的绿韵。

“十八大给三洲的水保工作带来好机遇。”蔡铭泉说, 三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工作就是做足“生态富民和生态为民”的文章,而这些永远离不开山头田间。

据了解,万亩杨梅林虽然可以提供可观的收益,但是单一产业季节性太强,这就需要解决产值不高的瓶颈。就这一方面,俞水火生心中早有思路。他下一步的目标是把自家4个果园建成生态果园。“首先是要种植生态,农药化肥必须严格控制,给消费者一个原生态的果品。”俞水火生说,接下来准备引进罗幔栽培技术。用幔帐把杨梅树围起来,既可防蚊虫,又可推迟杨梅的成熟期。同时,准备引进一年四季都可开花的金银花品种和珍贵药材,套种在杨梅树下,建成一个花园式的果园,满足经济、观赏和水土保持的需求。“示范成功后,我将这些整合成一套种植模式推广开来。”俞水火生说。

在做好田间文章方面,三洲镇目前正在积极对接引进台商2个亿的项目,准备大力发展“高特优”产业,把新型农业送给农民,让农民实现更加生态的种养。

在生态为民上,三洲也走在前头。蔡铭泉告诉记者,生态为民的突破点在于打造绿色三洲。全镇稳抓低碳环保示范区建设,围绕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融入环保意识,带动老百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另外,力争在万亩杨梅林构建的“花果山”基础上,打造一个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从而建设更生态、更美丽、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的新三洲。“国家级湿地公园将成为今后三洲的代名词。现在的三洲以杨梅出名,今后的三洲将以生态声名远播。”对于三洲的未来,蔡铭泉信心满满。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