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乘是谁?廉颇和乐乘关系如何?

晖宗聊聊
2017-03-17 13:30:57

  在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乐毅列传》中提到了乐乘这个人“乐乘者,乐间之宗也”,意思是说,乐乘和燕国将军乐毅以及乐毅之子乐间之间是同宗同族的关系。按照辈分来说,乐乘应该是乐毅将军的侄子。乐毅是赵国人,在赵武灵王时期从仕于赵,沙丘之变后又投奔了燕国。可乐乘不一样,他一直就在赵国为将,始终都是。

  乐毅的先祖叫做乐羊,曾经是魏文侯手下的一名将领,因为攻取中山立下大功,就被魏文侯封在灵寿这个地方。乐羊便在灵寿这个地方生活,死后也埋葬在灵寿,子子孙孙也都出自灵寿。后来中山国复国了,灵寿又被纳入了中山国的版图。赵武灵王时期,中山国大破,灵寿就成为了赵国的领土,因此之后的乐羊族人便成为了赵国人。因为乐乘是乐毅的侄子,所以乐乘的祖先也是乐羊,但是他一直都侍奉着赵国。

  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还记载了乐乘的一些历史活动。公元前269年,秦昭王因为不满赵惠文王违反了盟约,便和韩国建立盟约,借用韩国的道路,方便秦军直接从韩国到达赵国的阏与之地。阏与是赵国的一道屏障,阏与之后便距离赵国都城邯郸不远,而且阏与后面根本无险可守,若是阏与被秦军所破,秦军便可直取赵国都城邯郸,到时候赵国就危险了。情况非常紧急,赵惠文王便问朝中的几个大将,看看他们有什么对策。赵惠文王问廉颇是否可以去援救阏与,廉颇认为“道远险狭,难救”。之后,赵惠文王又问了乐乘,乐乘和廉颇的回答一样,也认为阏与之地距离太远,而且周围的道路和山都很艰险,行军都不容易,更别说快速到达,还要援救阏与之地了。接着,赵惠文王召见了赵奢,赵奢认为,狭乐乘是谁?路相逢勇者胜。于是赵惠文王便派了赵奢带兵,援救阏与。

  在这则故事中,乐乘和廉颇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说明两个人的军事思想极为接近,思路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乐乘是廉颇的手下,而且长期任职廉颇的助手,受廉颇的军事影响很深。既然乐乘是在廉颇手下任职的,那这两个人的上下级关系如何呢?

  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述了“二十一年,孝成王卒。廉颇将,攻繁阳,取之。使乐乘代之,廉颇攻乐乘,乐乘走,廉颇亡入魏。子偃立,是为悼襄王。”这是关于乐乘和廉颇的另一段故事。其实,根据赵悼襄王用乐乘替代廉颇,而廉颇带兵攻打一事便可以看出,这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好。

  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乐乘的祖先是乐羊,是一个魏国人。而乐乘的两个亲戚乐毅和乐间虽然是赵国人,但是却都侍奉过燕国。乐乘是赵国人不错,可他在赵国享受的待遇却是招待客将的。一个国家中,本土的将领往往都会排挤那些外来的将领,也就是这些客将,乐乘便是如此。廉颇是赵国人,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将领,自然也是排斥客将乐乘的。乐乘在廉颇手下做事,想来也吃了很多苦头。

  赵悼襄王刚刚继位,权力不稳,可赵国朝中廉颇拥有着巨大的权力,不但拥有军权,还兼顾赵国相国一职。赵悼襄王为了分解廉颇的权力,在廉颇率兵攻打魏国的时候,发布了一则命令,那就是让乐乘去替代前线的廉颇,接手廉颇的所有军权。乐乘在廉颇手下受过苦,自然就会同意。而廉颇向来不喜乐乘,如今自己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赵悼襄王却对自己如此不公,他心中气愤,不接受赵悼襄王的命令,还发兵攻打前来接替他的乐乘。乐乘是廉颇的手下,官职没有廉颇大,实力不如廉颇,打不过廉颇的乐乘就此败走,从此杳无音讯。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