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群众切身利益 完善防腐工作机制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深入开展民主评议部门、行业风气和基层站所等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以执纪为民为根本,在维护群众切身利益上加快提升 纠风专项治理和检查工作深入开展。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不断规范并监督征迁工作,坚决纠正违法违规征地拆迁行为,组织开展强农惠农资金专项清理检查,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深入开展纠正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工作,推进药品集中采购,加强教育收费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财务与收缴管理工作,继续开展减轻企业负担工作,清理和规范涉企收费行为。同时,加强对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和扶贫、救灾救济资金以及其他涉及民生的政府专项资金的监管,加强涉农信访件的查处工作,着力解决损害农民利益的突出问题。 民生领域专项工作的监督检查逐步加强。督促加强环境保护政策落实,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进行查处。今年以来,共组织出动1500人次,检查企业600场次,下达环境违法行为整改通知书3份、限期改正通知书7份、责令改正决定书41份、行政处罚决定书6份,处罚款44.4万元。同时,严格督促安全生产执行情况落实。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协调组织全市各部门共组成各类检查组900多个,出动人员4600人次,共检查单位5052家,排查安全隐患9921项,关停无证无照单位162家。 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不断创新。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暨“百家企业评机关”活动,对26个受评单位所属317个基层站所及其690名工作人员开展民主测评工作,改变往年民主评议只评机关不评基层的现象,重点开展受评单位的基层站所及其工作人员民主测评工作。同时,将评议结果纳入党政班子综合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和绩效工作目标考核,加强评议结果运用。 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取得成效。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察局全面实施“五要”工程,建立村务监督组织等基层民主监督相关配套制度措施,不断健全对基层干部权力的监督制约,并加强农村“三资”监管。2012年,全市467个村居账面固定资产总额达6.57亿元。同时,依托镇街资源、资产监管中心,进一步规范农村招投标活动。在全市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中,市纪委监察局明确了“十个严禁”的纪律要求,严肃查处换届过程中违纪违法行为,确保了选举工作顺利开展。 行政问责制度严格执行。市纪委监察局加大对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查处问责力度,一年来,共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调查6起,给予相关责任人员纪律处分1人、效能告诫1人。同时,严肃查处群体性事件涉及的领导干部玩忽职守、滥用职权问题,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在完善防腐工作机制上加快提升 市纪委监察局始终坚持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原则,以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自觉将反腐倡廉工作寓于各项重要改革措施之中。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成效。4月11日,市行政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共有36个审批部门和单位共计301个审批和服务事项入驻该中心,95%以上的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执行了集中办理,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极大地缩短了办事时间和办事环节。截至11月,市行政服务中心共受理申请25553件,已办结24763件。同时,积极推广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强化行政审批事项后续监管。今年以来,全市行政处罚系统共受理案源1567件,立案1388件,处罚金额达307万元。 干部廉政档案管理机制的实践探索不断深入。结合福清干部监督管理实际,市纪委监察局推行“科技反腐”和“科技+监督”的实践探索,创新建立“福清市领导干部廉政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对全市1059名市管干部的自然情况、重大事项报告情况、信访情况、执行廉洁自律有关规定情况等信息逐步登记备案,做到科技操作、过程监督、全程在案、永久追溯。 “三公”领域市场化运作稳步推进。继续健全市场体制,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共资源配置、公共资产交易、公共产品生产领域市场运作机制,加快我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成,依托福州市市场中介组织信用平台,深入开展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防治腐败工作,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预防腐败的指导。同时,不断推进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推进行政阳光运行平台建设。 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不断加强。重点抓好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等领域的治理力度,进一步完善招投标监管,并依托市政府网站,建立“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推进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工程建设领域共受理举报和案件线索7件,立案7起,结案5起,给予党纪处分5人,移送司法机关5人。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公开招标项目共55项,节约资金6194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