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居着印度尼西亚、越南等8个国家归侨的赤港华侨农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
昨日,记者来到赤港华侨农场采访,看到主干道两侧是一排排现代化的企业厂房、一座座整齐划一的侨居房、一条清澈见底的人工河横贯在步行街中……归侨们在昔日的盐碱地上,描绘着“世外桃源”的蓝图。
午后,年已八旬的归侨梁美凤正和她的老友们在生态竹园里散步。她乐呵呵地说:“我们的农场变化大,我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咯!你瞧,我们住上了小洋楼,下了楼就是个小竹园,园子对面就是我孙女的学校……我们这里什么都有。”
今年64岁的邱继志是农场原副场长,也是农场发生巨大变化的见证人。他说,农场里聚居着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等8个国家的归侨。原来这里是一大片盐碱地、坟墓堆,十分荒凉。第一批归侨只能寄住在当地农民家中,生活十分艰苦。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侨民开始种植防护林、建堤坝、砌石护坡、改良盐碱地、修建渠道、建电灌站、种水稻,他们从海外工人变成勉强能养家糊口的农民。
赤港华侨农场党委副书记何润生介绍,1997年,农场体制由省里下放到地方,农场增挂了“赤港华侨经济开发区”的牌子。15年来,农场在上级的关心下,先后筹集资金2亿元,建起8幢412套2.7万平方米的廉租房,一、二期共23幢528套6.83万平方米的侨居造福工程,人均住房面积从10.3平方米提高到43平方米。还建起了步行街、赤港小学的综合教学楼和3000多平方米的生态竹园。
2000年,农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水、电路网、通讯、污水管网、公交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为进一步改善归侨们的生活环境问题,投入了120万元进行河沟清理,70多万元用于东南亚风格的绿化景观工程建设。几年来,完成了涵港路、东港路、中港路、双联路及4座桥梁的建设,形成了“三纵两横”的道路网络体系。
自1999年以来,农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先后引进服装、鞋业、电子制药等46个项目,总投资23亿元,累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57亿元,工业总产值220.21亿元,出口创汇44127万美元。侨民们从此不再是“等、靠、要”的群体。在侨民建设家园中,农场还培养出一批侨民企业家,如德信电子有限公司总裁林炳基、鸿辉电脑绣花厂总经理谢建华、盛鑫铁件有限公司的李雪仙等。在大部分农场的归侨家眷选择在家门口谋发展的同时,也有少部分眷属远涉国外,并从过去的单纯务工,发展到贸易、经商等,实现了从农民职工到企业家的转变。侨民的人均收入从当年的6238元增加到如今的34681元。
近年来,侨民抢抓发展机遇,真抓实干,农场的各项工作都走在全省华侨农场系统前列,并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和国务院侨办的赞扬和肯定,先后获得了全省华侨农场系统“招商引资先进单位”、“侨居造福工程先进单位”、“扶贫解困先进单位”、“2011年福建省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被我市评为第八、九、十、十一届文明先进单位。
在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之后,农场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采访期间,从侨民到农场干部,记者都能感受到他们建设好家园、让侨民的生活过得更美好的信心和决心。何润生说:“只有发展才能给农场带来进步、带来繁荣、带来效益、带来荣誉和希望,侨民们才能有更可靠的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和更满意的收入。”
去年,农场投资了230万元扩建的敬老院也将完工,这使得农场里的孤寡老人、困难侨民都能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接下来,为改善教学环境、完善教学设施,农场将投资2000万元建设赤港幼儿园,在赤港小学投资300多万元建设足球场、200米橡胶跑道、灯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为进一步开发农场经济商圈,在侨居工程中步行街两侧105间8000平方米的店面将进行大规模招商。另外,占地7.33万平方米的生态湿地公园也已在上个月动工,预计明年对外开放。为满足侨民对文化追求的愿望,已规划好的赤港文化园也将在明年动工。
本报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朱秀花 文/图
二期侨居造福工程及步行街成为赤港华侨农场的一道新景观。
赤港小学让归侨的孩子们就近入学,接受了良好的义务教育。
生态竹园是侨民们休闲的好去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