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吃改变的县城 沙县房价已赶超厦门
沙县小吃店主林文姬:
“回去买均价一万的楼房没问题” “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坐在收银台前收银” 傍晚时分,林文姬端坐在自己的店里,看着店里人来人往。她是通州云景东路一家沙县小吃店的主人,和部分门面狭小的沙县小吃店不同,林文姬的沙县小吃不仅拥有40平方米的店面,还有明黄色店面招牌、统一菜单以及开放式厨房。 这种“洋快餐”化的管理模式让林文姬的沙县小吃在一片小吃店中“鹤立鸡群”,也招揽了大批顾客。林文姬的沙县小吃店早就脱离了沙县惯常的夫妻店经营模式,目前她店里聘用了两位员工,丈夫则负责原材料的采购,而她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坐在收银台前收银。 从起早贪黑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林文姬有了大把的闲暇时间,“我们沙县现在正在举办小吃节,有三百多种小吃”,她对着店内一对前来就餐的老年夫妻说道,她甚至会和店内的客人谈论沙县的上市消息,“听说沙县小吃要上市了,应该是‘小吃办’在操作,具体什么情况不是很清楚”。“我们福建人都喜欢出来闯荡,做小吃、木材、瓷器的都有”,她喜欢向顾客传播家乡的一切消息,时而露出爽朗的笑容。 和沙县许多的小吃业主一样,林文姬和丈夫经营沙县小吃也是受到亲戚朋友的带动,“我丈夫的弟弟很早就出来做小吃了,每年的收入都不错”,这引发了林文姬和丈夫做小吃的念想,而丈夫的弟弟则被弟媳一家带出来,也做小吃。 正是这种亲戚朋友之间纵横交错的关系,使得沙县小吃业主们尽管相隔数千里,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即使林文姬和丈夫很多年都没回过家乡,却对来自家乡的沙县小吃办的每个举动都一清二楚。 “凡是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身为沙县小吃大军中的一员,林文姬和丈夫的足迹遍布厦门、广州和北京,而他们的轨迹也几乎是沙县在全国市场发展轨迹的缩影——先是福建省内,接着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最后才是北方市场,现在的沙县小吃遍布海内外每个角落,“凡是有城市的地方,就有沙县小吃”。 每个沙县小吃业主都有自己的辛酸史,林文姬和丈夫最初在广州经营小吃店,每天都起早贪黑,“广州人习惯吃夜宵,我们的店都是24小时营业,睡觉都得轮着来”,如今,苦尽甘来的林文姬每天只需要坐在收银台前,就有不菲的入账。对于店内的流水,她莞尔一笑,“我们不习惯谈这些”,但她同时表示,如果要回家乡买均价一万的楼房也不是问题,“只是我们家自己就有三层的小楼,没有买房的必要。” 一个被小吃改变的县城 “房价赶上厦门了,也开始堵车了” “沙县的房子基本上都是做小吃的人买的,两年前有个楼盘专门挑正月开盘,两三天就卖完了,被回来过年的小吃业主抢购一空。” 沙县人庄亮如今在厦门一家房地产企业工作,他亲眼看着自己家乡的房价被一步步推高,“2005年,沙县新盘的价格是每平方米2000多元,现在有的都过万了,快赶上厦门的房价了。” 全国各地的沙县小吃店一年营业额能够超过40亿元,净利润超过8亿元,这些钱的一部分又辗转回到了沙县。沙县小吃直接改变了这个气候温和的福建中部偏北的小县城的经济形态,在沙县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中,房地产税收和地皮交易的钱占到了县里财政收入的60%以上,这其中,小吃业主的贡献“居功至伟”。 除了回乡买房置业这种最原始的需求,沙县小吃业主的另一大爱好是买车。“县城现在开始堵车了,新车牌号不够还从别的县调来”,庄亮对记者表示。而小吃业主林文姬则骄傲地向顾客描述其自己家乡的富饶,“在我们沙县,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汽车,小汽车和自行车一样普遍”。 除此之外,被小吃改变的还有当地的物价,所有外出的沙县人都对沙县目前的高物价“咋舌”,“现在沙县菜价比厦门还贵。”庄亮向记者抱怨。 小吃正深刻地影响着沙县当地的经济形态。“我们店里炖罐的药草和辣酱都来自于沙县。”沙县小吃业主林先生告诉记者,做出正宗的沙县小吃不仅需要传统的手艺,原材料也至关重要。而小吃的繁荣不仅仅带动了桌椅、调料、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还拉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一些小吃业主在挖到“第一桶金”后转向其他产业,而水电、矿山、房地产是发了财的沙县人最为集中的领域。 沙县人的生存状态也被改变了,“沙县过春节时,街上人特别多,春节过后人相对就少了”,在庄亮的眼中,沙县的青壮年都出去经营小吃了,留下的都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这也催生了当地托管所的壮大,不过,更多的小吃业主选择将小孩带在身边。 从成都小吃掉渣儿饼到绝味鸭脖 传统小吃向现代商业模式靠拢 从曾经风靡街头巷尾、最后衰败的成都小吃到波澜不惊的兰州拉面,从创造了销售奇迹、又迅速垮掉的“掉渣饼”到获得2.6亿元风投注资的绝味鸭脖。一部街头小吃的兴衰史,折射出商业模式的进化史,越来越多的传统小吃开始向现代商业模式靠拢。 如今,想要在北京找到一家顾客盈门的成都小吃店十分费力,尽管作为四川餐饮龙头企业的谭鱼头集团勇敢地扛起了打造成都小吃连锁的大旗,为了便于管理,成都小吃连锁公司甚至不考虑发展加盟店,还创造性地引进店长入股模式,但是街头巷尾打着成都小吃招牌的“夫妻店”依旧层出不穷,这些“编外军”从整体上拉低了成都小吃的水平。 另一个反面教材是“掉渣儿”烧饼,这个由大学毕业生2005年创立的烧饼,在一年之内裹挟着“中国式比萨”的名号席卷了大江南北。但因缺乏核心竞争力、完整的营销策略以及后续的产品输出,靠着连锁加盟的模式简单扩张的“掉渣儿”烧饼最终的衰败也神速。 依旧是连锁加盟的商业模式, 在绝味鸭脖身上却迸发出活力。由于投资周期短、现金流充足,绝味鸭脖引得无数风投竞折腰,上演了集体抢着“啃鸭脖”的精彩一幕。今年6月份,九鼎联合复星集团等机构向绝味鸭脖注资2.6亿元,这也是该行业到目前为止最大的一笔融资。相比此前江西煌上煌的3600万元、周黑鸭的6000万元风险投资,融资额翻了数倍。 由于小吃技术含量低、投资小,开店门槛低,造成了小吃“一盘散沙”的格局,不过这种混乱的局面正在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地方小吃看到了连锁经营的力量。和成立小吃集团、积极进行整合的沙县小吃一样,桂林米粉、兰州拉面都冒出了快餐连锁企业,这些连锁企业拥有了加盟总部、建立了加工中心以及完善的配送体系。尽管这些连锁企业的影响十分微小,尽管这仅仅是起步,却宣告着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向现代商业模式的靠拢。 餐饮业的规模化发展也在相关部门的考虑范畴。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十二五”期间促进餐饮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力争在“十二五”期间规范一批快餐品牌,政府部门将支持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债券、上市融资等多渠道筹措资金。另外,还将积极搭建中小餐饮企业融资平台,协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给予中小餐饮企业重点资助或贷款贴息补助。有了政策的引导和扶植,可以预见,传统的小吃界诞生“巨无霸”恐怕不再只是梦想了。 野蛮生长的后遗症 沙县小吃的未来在哪里 沙县小吃的崛起,让人联想到曾经风光无限的成都小吃,如今成都小吃因为服务差、环境差、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