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补渔网保障渔业后勤

肖暮影
2012-12-11 09:22:49

  “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的自然分工方式,而在我市沿海的渔港地区却更加习惯“男人打渔,女人补网”的生活方式,他们说:“靠海吃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昨日,记者来到祥芝镇一家渔网厂,亲历织补渔网。“补渔网是一项技术活,大部分都要求手工缝补。”蔡厂长介绍。

  渔网的世界

  成捆的绿色网状物散落在渔网厂,摊开的条状网线遍布脚下,十几名妇女围坐在一起,手中的网线飞快地来回穿梭……走进渔网厂,记者被这架势吸引住了。“这仅仅是正在缝补的旧渔网,后面仓库还有待补渔网。”渔网厂的工作人员小蔡介绍。随后,记者跟随他来到后院的一处空地上,这里的渔网数量比记者先前看到的还要多好几倍。

  记者了解到,一张渔网的“诞生”,主要经过捻线、织造网片、裁剪网片、缝合穿网、上下绑纲等程序,而从裁剪网片以后的流程都主要依赖纯手工操作。记者采访的这家渔网厂颇具规模,并且是三代传承。厂长说:“与渔网长期打交道,熟悉渔网制造缝补的每一个流程。”

  蔡厂长告诉记者,渔网“常规”损耗主要有三种,海底障碍物造成的渔网破裂一般较大,被鱼钻破的网则只会是一个“小洞”,由于捕获鱼的数量过多造成“超载”的渔网开裂是一道巨大的缝。

  从“沙滩缝补”内迁“厂房缝补”

  渔网缝补现场,一个约三十厘米高的圆转盘,类似风车可以转动的“仪器”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记者仔细凑近一看,上面还用毛笔写有“120古(股),180古(股)”等字样。工作人员小蔡告诉记者,这代表了网线的粗细。据其介绍,缝补网线时,需要匹配不同粗细的网线,为方便寻找就将不同粗细的网线绕在“缝车”上。

  人群中一位阿婆格外利索地上下穿梭手中的网线,丝毫不见任何眼花迹象。据了解,阿婆从事缝补渔网已经四十多年了。“以前渔船打渔回来停靠在沙滩上,我们妇女就近在沙滩上对有破洞的渔网进行缝补。”阿婆讲述了她年轻时候补渔网的场景。

  蔡厂长证实,最早的时候缝补渔网都是“沙滩作业”,而后内迁到“家庭作坊”加工,直到最近十年左右才开始有专门的场地集中织造缝补渔网。

  渔网的大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小蔡介绍,现在常规的网目有十几米,是以前的好几十倍。主流拖网的长度在200米至300米,重量达1吨左右,远远超过以往拖网的重量。

  织造缝补渔网市场大

  “渔网属于易损耗渔需品,织造缝补渔网有很大的市场。”据厂长介绍,一般情况下每条渔船配有五六张渔网,而祥芝渔港的渔船数量庞大,渔网缝补需求量很大。“但是纯手工的工艺,加之缝补渔网需占用较大面积的场地,限制了渔网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现在制造和缝补渔网的工人构成主要是外来务工的男子和本地40岁以上的妇女。男子主要负责修补大目,包括捆、扎、拉粗重的网线,而妇女则从事细活,修补小目。“缝补渔网是技术活,学习周期一般是两年左右,需要有较强的耐心。”渔网厂负责人担心,再过十几年很难找到会缝补渔网的技术工。

  “渔业的发展,需要渔业后勤的保障。”渔网厂负责人称,制造渔网属于渔业的后勤工作之一,但是缝补渔网的工艺,决定必须将渔网整张摊开寻找“漏洞”,这需要占据很大的场地,但是由于场地面积有限,不少渔网只能在路边缝补。(记者 杨德华 蔡晓莉)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