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曾有京剧热

肖暮影
2012-12-14 11:16:16

  江阴曾是孤岛,又是地瓜区,交通、信息闭塞,教育、文化落后,加上这里十年九旱,解放前民不聊生。然而,上世纪20年代末至40年代初,博大精深、十分高雅的国粹京剧,却风靡岛上,走俏这里的乡乡村村。那时,正是我的孩提年代,曾参加过京剧曲馆学习唱腔(时京剧俗称“猡猡”,闽剧俗称“评讲”)。

  解放前,江阴岛正所谓“终岁不闻丝竹声”。上世纪20年代末,江阴的京剧师傅和京剧唱本(手抄本)多是自南洋(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传回岛的。那些师傅,原是在海外学的,就是以手持布袋戏演京剧为职业的。他们返乡定居时,设京剧曲馆授徒。学徒们学得兴趣盎然,很快就传播到各村去,成为一股热潮。那时,能教馆的师傅有芝山村的翁吓远,何厝村的庄何猴等人,都精通弹、拍、拉、吹、唱,坐得上“七条椅”的。这一代唱的京剧韵味十分有“地瓜腔”,西皮、二黄、凡二黄、四平等原板、快板每七字句高低都非常呆板,加上京话咬音不准,唱起来十分拗口,抑、扬、顿、挫的美感韵味就更谈不上了。到了30年代初,芝山村的翁歞歞师,占泽的亚团师设馆教徒弟,唱腔就稍有京韵了。

  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洋门村人陈礼书(小名陈金钗)和北郭村人黄孔白这二位京剧名师傅,再配合陈如意、陈双文、陈贝官等琴、吹、鼓手等,京剧唱腔技巧有所进步。弟子们不断吊嗓练习,唱的京味越来越浓。其中优秀者唱来如行云流水,字正腔圆,声情并茂,让听者一饱“耳”福。

  在曲馆里如要学弦、管等乐器,得先学读乐谱。当时的乐谱,名叫“工尺谱”,不像现在的简谱do re mi fa sol la si(1234567),工尺谱就是六五六工尺六。练读时,要有韵有味,朗朗上口,乐谱念得好乐器就拉得好,拨得好,吹得好。但板眼要求非常严格,要和掌小鼓的“箭”和“拍”相吻合,否则,就难以和谐合拍。尤其是“过门”的节拍,它的快慢要严格按原板、快板的标准速度,否则,会使唱者难以适时开口启唱。

  在京剧热年代中,艺人们各显身手,常互相赛唱。其中京胡琴师黄孔白,在福清就很有名气。有的京剧班演出碰上京剧琴师因故无法登场,孔白就被聘请顶替,每场他都能得心应手、十分稔熟地对腔对调伴奏。月琴手陈贝官、陈乌龙猫、陈双文等,他们弹拨的月琴韵清声明,十分悦耳动听。

  那时,江阴各村学唱京剧特别热,设馆(即梨园月下)的有:南曹、沙圹后林、西林、南北洋门、田头、庄前、张厝等30多个自然村。每馆都有三、四十名青少年或壮年人。他们学习弹、拍、拉、唱、吹,多利用冬闲、雨闲、夜闲时间。由于青壮年都被吸引到曲馆娱乐,所以这些村庄的赌博等现象就少见了。

  京剧曲馆除了没正式登台表演外,其他的都按正规的戏剧程式进行。板、鼓、弦、管等伴演奏乐器,一应俱全。唱腔和道白,视角色发声音,老生、花脸、老旦发“本喉”声,青衣、花旦、小生就发“扁喉”和“里喉”,道白也是如此。在曲馆的唱腔调门是西皮、二黄、凡二黄以及四平调等。在板调方面有倒板、紧板、摇板、原板、慢板、快板(俗称中犯)等,其中也有叫界、哭界、笑界,按角色以抒发当时的思想感情。

  京剧热中,唱的剧目主要有:《杀四门》、《渭水河》、《天水关》、《赶三关》、《华容道》、《取长沙》、《空城计》、《打金枝》、《捉放曹》等百本。这使父老乡亲增长了许多历史知识,也学会了“半咸淡”的普通话,更对忠奸的辨别、爱憎的分明、情操的陶冶,产生良好作用。

  当年延聘的师傅待遇,是每70夜为一馆,报酬1000斤谷子(或按时价付给),由弟子分摊。日常生活饮食也由弟子轮流供应,待为上宾。初入馆学习的,要行磕头的拜师礼,供奉的戏剧祖师爷是田公元师,日常要虔诚点香。弟子学习出师后,凡村里有人家儿子结婚的喜主都来聘请曲班去唱曲凑热闹。殷实之家要唱三夜,但不取任何报酬,只是喜主办一餐“曲饭”,非常丰盛,都是整个猪蹄、整只鸡、整条鱼,可与办“会亲家”的筵席相比。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