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古桥的华丽转身(图)
核心提示 古桥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故事丰富。而作为古桥“升级版”的公路桥,在出行多靠汽车的当下,彰显了更多实用性。莆田公路桥梁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间又经历多次的拓宽改造。目前,公路桥是莆田车辆通行的主要通道,分布在国道、省道、县道的公路桥星罗棋布。 木面桥“变身”水泥桥 记者了解到,全市现有200多座公路桥梁。 莆田市公路局副局长张梅荣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有许多南下的部队经过这里,部队有许多物资通过公路运输。当时的公路没有水泥和柏油,都是土路,多称为“通道”,与之相对应的桥是木面桥,称为简易桥。这样的桥目前在莆田仍为数众多,例如大济桥、涵江桥。 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莆田市开始对原有的木面桥进行改造,让它们“脱胎换骨”,变成钢筋水泥桥。改造后的这些大桥多由石块砌成,中间加上好多水泥,坚固耐用。 近5年来,在城区的大桥多了起来,特别是2009年竣工的木兰溪大桥、城港大桥,还有2010年竣工的樟林大桥。这些大桥兼具美感和实用性,体现了城市的现代感和文化品位。 仙游兰溪有三座“时代桥” 莆田市公路局副局长张梅荣告诉记者,在仙游县木兰溪上游两岸,有三座不同年代的桥,记载着仙游历史的昨天、今天、明天。 古桥,俗称南门桥,建于南宋绍兴8年。从元至清,经受了10次坍塌10次重修。1925年仙游拥有第一部汽车就是经此桥进县城的。新桥,就是建于1973年的城关大桥,当时仙游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南门桥作为经济发展的“先行通道”被城关大桥所替代。因此城关大桥又名南门新桥,位三座桥的中间。大桥,名叫兰溪大桥。改革开放以来,拥挤的车辆、人流促使仙游需建造第三座仙游大桥。于是1995年总造价1400多万元的兰溪大桥破土动工,1998年春节竣工,位于承接仙游县南北的黄金中心。(李帅 黄凌燕 马俊杰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