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西村77岁退休农艺师的“高产”晚年

食不在来
2012-01-19 09:48:40

  福清新闻网-福清侨乡报1月18日讯(记者 谢雄) 正值隆冬时节,天气寒冷,但家住音西村77岁的退休农艺师翁兆珠每天都早早起床,赶到村头甘薯试验地,进行“天丰1号”甘薯新品种选育研究,他在地里一呆就是半天。

  “‘天丰1号’是从‘金山57’品种‘倒栽’种植中获得的变异株,经过继续选育,培育而成的我市甘薯优良新品种。”蹲在田坎上,翁兆珠向记者介绍他的科研课题。

  翁兆珠蹲点我市农村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已有50多个年头。1964年,28岁的翁兆珠自愿放弃福建省农科院优越的工作条件,来到音西大队蹲点,支持农业生产。在音西蹲点期间,他与音西大队农业科研组的其他成员一道,协同省、市农业科技专家,先后实施了 “和田板田播种大小麦”、“麦荏板田种春大豆”、“水稻小麦撒秧育大苗”、“水稻小苗撒秧代秧”、“花生套种甘薯”、“甘薯大苗倒栽”等多项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的科技攻关,取得丰硕成果,其中有3项课题成果获得科技部、农业部奖励,2项成果获得福建省政府奖励。

  1996年,翁兆珠退休了。视农业科技为生命的他离不开田野,无法割舍农业科研工作,于是在村里建立试验田,进行“倒栽”种植甘薯的试验,以找到甘薯优质增产的新办法。

  经过7年时间的潜心钻研,翁兆珠通过从“金山57”品种“倒栽”种植中获得的变异株,经继续选育成功,培育出名为“天丰1号”的优良甘薯新品种。2007年—2010年,“天丰1号”参加福建省甘薯品种区域实验,审定产量、质量、抗虫免疫病第1名。今年4月,“天丰1号” 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正式确认为可广泛推广的优良新品种。

  自翁兆珠选育成“天丰1号”甘薯新品种后,前来向他求取薯苗的农户很多,而他都是有求必应,无偿供苗。翁兆珠还参加了市老科协和农技协,积极开展“天丰1号”良种的示范推广种植。目前,“天丰1号”在我市12个镇、20个行政村示范种植面积约达7000亩。

  近年来,翁兆珠呕心沥血进行科技攻关,付出了常人不知的努力和代价。翁兆珠的妻子原先也是一名农业科技人员,但为了支持丈夫的科技事业,她从莆田农科所提前退休到音西农村照顾丈夫,至今每个月的退休工资仅1000多元。由于长期搞科研,工作劳累,饮食没有规律,翁兆珠患上了严重的胃炎。2008年,他在做试验时病情发作,被送进医院住院治疗,医生诊断为巨型胃溃疡病。住院20天后,他便提前出院,又一头扎进试验田里忙活。

  “老翁年纪这么大了,不管是热天、冷天,还整天埋头蹲在田里搞科研,实在难能可贵。”谈起翁兆珠,村民们充满敬佩:“许多人都说他傻,一辈子默默无闻,还自己掏腰包搞实验,不图名,不求利。不过,我们挺敬重他的,他是真心真意地为我们农民服务。”

  如今,除了继续进行“天丰1号”甘薯新品种选育的研究,翁兆珠还在进行“高粱变纯种提纯复壮”技术的科技攻关。“我今年将近80岁了,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就要为农业丰收和农民科技致富服务,生命不息,科研不止。”翁兆珠说。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