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福清宗鹤拳的故事
一个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战——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宗鹤拳的衰兴故事 新华网福州2月5日电(记者沈汝发)冲手、踩腿……一招一式刚柔并济,虎虎生威。3日举行的福清市第三届元宵民俗文化节上,宗鹤拳第五代传人方长玉率领的宗鹤拳团队,成为全场最大的亮点。而在数月前,方长玉刚刚率团赴台湾交流拳艺,赢得广泛赞誉。 如今风光无限的宗鹤拳,曾一度面临湮灭的危险。 宗鹤拳是福清市镜洋镇西边村茶山人氏方世培所创,距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宗鹤拳主要特点是‘龟背鹤身,虾退狗宗身’的身法。”方长玉介绍说,一些功力深厚的宗鹤拳师在与对方交手时,只要手沾到对方,就会使对方感到像触电,“一触如飙风度闪电”。 “我的伯伯、叔公都是此中高手。”方长玉说,“我觉得好玩,自幼就跟着练。” 但“文革”期间,宗鹤拳遭遇浩劫。“那时学拳是要被批斗的。”方长玉说,“没人学,没人教,宗鹤拳就慢慢衰落了,到后来甚至很多福清人都不知道宗鹤拳。” 为了将宗鹤拳传承下去,2007年,方长玉自掏腰包30多万元成立了福清市宗鹤拳协会。“我打小就有一个梦想,将来自己有能力了要把宗鹤拳发扬光大。”方长玉说,“毕竟这是我们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但自创办之初,方长玉就面临很大的阻力。“首先就是资金,当初凭着一腔热血办了宗鹤拳传习所,但要将其维持下去没有钱不行。”他说,传习所一年大概要开销10多万元,基本全是靠自己前几年做生意赚的钱往里面贴。 人手不足也让宗鹤拳传授捉襟见肘。“专职教练就两三个,但这能教多少人呢 ”方长玉说,“缺少人推广,我常常也感到有心无力。” 当地政府的支持缓了方长玉的一时之急。福清市委宣传部、团市委在福清市青少年宫为宗鹤拳传习所提供了一间面积400多平方米的场所。如今,宗鹤拳学习者已达数百人。3日晚,记者在宗鹤拳传习所看到,10多名孩子在方长玉的指导下,一边大声念着口诀一边出招,神情专注,架势十足。 现在,不仅在本地,台湾也有越来越多人关注这一传统拳术。福清市宗鹤拳协会于2007年、2008年连续举办了两届海峡两岸宗鹤拳交流研讨会;2009年、2010年,连续参加了在台湾台北、花莲举行的武术表演;2011年又参加了福州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 但兴盛的背后,宗鹤拳推广仍面临的缺钱、缺人、缺支持等诸多难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2008年6月,宗鹤拳被列入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方长玉告诉记者,由于“文革”时宗鹤拳拳谱大多遭烧毁,他现在正在努力将拳法用文字记录出来,形成完整的拳谱,这样有利于跟其他拳种交流,也方便学员习拳。 “再艰难,我也会坚持下去。”方长玉说,“不为别的,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个拳种,我就觉得很满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