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名人黄乃裳后裔来榕 欲将黄乃裳一生拍成电影

柳絮飞扬如雪花
2013-03-18 14:14:01

 

提起黄乃裳,可能会有人知道,他是近代中国著名爱国华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政治家、辛亥革命福建光复会主要领导人。不过你可知,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集体移民,便是由他发起。台湾著名文化名人龙应台提到黄乃裳时,曾盛赞其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诗巫,率领福州人开天辟地的壮举,可与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史相提并论。

至今,黄乃裳仍被马来西亚砂拉越州诗巫人尊称为“港主”,每年都为他举办大型纪念活动。而福州、闽清、马来西亚诗巫,以黄乃裳命名的街道、小区、广场、学校,比比皆是。

3月12日,福建省黄乃裳研究会的成员们,在福州大学物理北楼会见了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澳大利亚的黄碧瑶博士。

黄碧瑶,是福建近代名人黄乃裳的曾孙女。她此次来榕,是为与大伙商量开拍黄乃裳电影的相关事宜。

他曾创办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 大力鼓吹变法 宣传维新思想

1896年4月,黄乃裳独自筹资创办《福报》。这张诞生在当时福州仓前山美华书局的报纸,是福建近代第一张报纸。其历尽艰难,报办大力鼓吹变法宣传维新思想。

《福报》鼓吹变法,宣传维新,是当时福建思想界的一面旗帜。虽其仅发行一年便宣告停刊,但黄乃裳宣传的思想在福州各地得到流传和推广。《福报》的内容与形式与梁启超的《强学报》极为相似,唯一区别是封面加了广告和天气预报。福建师大社会历史学院教授詹冠群介绍,目前现存的56期《福报》,只有4位作者的署名,其经考证后,认为余下的52篇,均为黄乃裳亲自撰写。

黄乃裳在办报过程中,除了响应改革维新派,大力呼吁政体、军事改革,打击官僚腐败;另外,还紧扣福州社会、经济现状,为百姓谋利,呼吁本土的社会改革。

福州四处环林,民用住宅都是木结构,因此常常受到火灾威胁。黄乃裳在考察北京、天津等多地消防队后,提出了一套以“以肉制品”奖赏消防队员的论功行赏机制。他建议,福州各地自行将附近身体强健的木匠和工人组成消防队,他们每一次扑灭火灾后就奖赏他们一些特殊的竹棍,年底他们可根据竹棍来换取肉制品。他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才能,因人制宜才能让灭火工作更顺利有效。由此可见,黄乃裳总是关注民生问题中的种种细节。

另外,当时福建茶叶出口贸易亏损严重。黄乃裳认为,根源在于茶农、茶贩、加工商和出口商之间没有协同合作,层层剥夺,甚至背信弃义。外国商人把上等福建茶叶掺杂印度劣等茶叶,以福建茶的名义卖出,瞒天过海,不择手段地争夺福建茶叶的海外市场。因此,他提出了建立行业公会来保护所有茶商工会的利益。

黄乃裳以“矢志尽我余生,抱利他主义,至于入墓之日,不敢偷活苟且”,心系百姓,情系乡梓。他为福州人民做过的事,还有很多。花甲之年,他筹建福州青年会大楼,并获美国总统罗斯福募赠的12万美元;辛亥革命时间,他在福州东街口花巷附近领导福建光复革命;闽清大旱之年,为给乡亲农田引水灌溉,他建渠修圳,并取名“福斗圳”,至今仍是闽清县重要的水利设施之一。

他改写了马来西亚砂拉越的历史 让龙应台感叹堪比美国开国史

黄乃裳一生经历中,最值得浓墨重彩的,无疑是他在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下,携众乡亲远渡重洋,到马来西亚砂拉越州诗巫,寻求新生活,开天辟地的壮举。

“帮助家乡人民逃离清朝政府无尽的压榨,寻找一片能自力更生的天地。这就是我曾祖父远渡重洋,考察马来西亚垦场的初衷。”黄碧瑶这样告诉记者。

回顾黄乃裳携众乡亲远渡重洋的1901年,正处百日维新失败,慈禧发动政变的黑暗时期。回到福建闽清的黄乃裳,在维新失败后,转向了他最为关心的福州人民,于是决定要为家乡父老在海外谋求一条生路,建立一个理想之国。他的梦想,是把故乡人民带出清朝政府腐朽专制的统治,为他们创建更优厚的生活条件。

初衷虽然美好,但践行却格外艰难。因当时风气闭塞,大多数人孤陋寡闻,许多农民别说上省城,就是县城也难得去,有的老死家门也没有迈出本乡本土一步。而黄乃裳要招募垦农,迁往万里之外的、谁也没见过谁也没听过的地方去,哪个敢贸然行事 中国农民恋土的传统观念,束缚了他们的思想,也束缚了他们的行动。

亏得黄乃裳有耐心与毅力,办法也不少,除了张贴招农广告,还进行了一番宣传和鼓动。他就靠着自己的声望与影响力,及他推心置腹的劝说,打动了不少农民的心。最后,大伙终下决心,要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一番。

最终,黄乃裳分批次,闽清、古田等地招集了1000多人南下移民。这次移民就成了福建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集体移民,改写了马来西亚砂拉越的历史。

异域他乡求生,他们初期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艰难,从如今还能找到的一些老相片来看,令人唏嘘不已。但再看今日繁华的诗巫,一个拥有众多福州人的现代化城市,又会让人惊叹这位黄乃裳这位“港主”的开创之举。

台湾著名文化名人龙应台在香港参加《亚洲周刊》20周年的庆典活动时,也曾感叹,当她发现诗巫大多是福州人有多惊讶。尤其,当她得知诗巫有这样一段鲜活立体的近代史,有如此精彩的一个开拓人物时,她盛赞“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历史,多么有震撼力的景象,美利坚合众国的开国史,也不过如此吧 ”

但这样一位近代历史名人,“为什么知道的人那么少 为什么没人把它写成小说 为什么没人把它拍成电影 为什么它不在我们的小学历史课本里 ”龙应台的这些问题,也常常地闪进黄氏后人的心里。黄氏后人如今齐力想完成的一个愿望,就是尽快拍出一部有关黄乃裳的电影,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他、了解他。

感谢福建省黄乃裳研究会提供资料和帮助

本报记者寇思琴文/图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