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照:“一部移动的融台史”
陈道照,城头后俸村人,既是归侨子女又是台胞亲属,加上“台属联谊会副会长”的的身份,让他这一辈子与统战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道照的父亲是印尼归侨,兄弟姐妹12人,他排行最小,他的哥哥有当地下党的、有印尼的华侨、也有在台湾定居的……因为特殊的家庭背景,原本在后俸小学教书的他在文革期间,被迫回家务农,一直到1978年。 得到平反后,陈道照就参加统战工作。文革之后,陈道照开始担任城头侨联分会长、城头镇办公室主任等职务,致力于城头镇的侨务工作。1988年,福清成立台属联谊会,由于哥哥在台湾的原因他成了副会长,并且一干至今。1992年,他从城头调到侨联大厦当任总经理。1999年,到阳下镇任侨联秘书、副主席兼台联工作,2003年,他专职台务工作,2005年退休至今,他依然致力于统战工作。 “如果有人找你办事,说明你还是个有用的人。就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别人。”陈道照说,这是他们家的祖训。父亲在世时常常教导他,求人比登天还难,能够为别人做事就一定要替别人做好事情。 为此,陈道照每天坚持24小时不关机。当别人有事求他帮忙时,他总是义不容辞。2010年,阳下街道派出所抓到一位小偷,名叫谢永松,自称是台湾人,2008年来到福清,准备与福清人结婚,还没有结成婚,口袋里的钱就花光了,回不了台湾,从此过起捡垃圾为生的流浪生活,后来因为精神有些错乱,到阳下偷东西吃,被抓住。陈道照得知这一情况已是夜里12点多,他二话不说地跟着台办的工作人员一起前往阳下派出所,将人领走,并且送到福清康强医院治疗3天,直到病人稳定下来。陈道照从谢永松嘴里了解到他的身份、台胞证都丢了,只有一张身份证的复印件,陈道照通过他提供的联系方式与他在台湾的哥哥联系,但其兄长因为这个弟弟是个好吃懒做的主,不愿意再理他。为了把谢永松送回台湾,陈道照与福州台办联系,并通过一级级的关系,把他从厦门免费送回金门。 陈道照认为,做统战工作,要以笑待人、耐心听解、服务到位,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玉屏街道有一对堂姐妹,堂姐朱璇珍定居香港,妹妹朱鸿定居台湾,因为祖父留下的店面与房子的遗产问题,两姐妹打起官司,闹得不可开交。朱鸿将这个问题向台属联谊会的陈道照反映,希望他帮助解决。陈道照一听两个堂姐妹一个台胞、一个港胞,自己曾经做过侨务工作,就热心地把事情揽了下来。 为了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陈道照用了半年的时间找过村居、法院、建设局、房地产等部门,详细了解个中原因。当他获悉堂姐朱璇珍手上有祖父的遗书,是祖父死在印尼前,通过当时的印尼福清同乡会会长,交待福清的的房子是大儿子拿钱回去盖的,财产应该归大儿子所有。虽然按照中国的法律一间房子住上20年,无人找回,房子就属于住户,但由于朱鸿小时丧父、母亲又改嫁他人,本身又嫁到台湾,而她的堂姐招了上门女婿,子女还是朱家子孙,于情于理堂姐继承遗产都是合法的。于是陈道照叫来朱鸿劝她不要再争,在这件事情上她堂姐是占理的一方,并劝导她与堂姐处理好关系,终于使这对堂姐妹化干戈为玉帛。 正是骨子里的这份执着与热心,陈道照还摸透了融籍乡亲在台的情况,认识他的人都称他是“一部移动的融台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