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源头防腐堤坝——我市创新防腐模式取得明显成效
2012年以来,南平市认真研究反腐倡廉新形势、新情况,注重把握现行体制机制制度下防治腐败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强化制度建设、创新、执行,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制度+科技+改革”防治腐败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 突出重点 健全六大预防机制 突出制度主线,推进实践创新,建立健全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以宣传教育、干部监督、权力监控、重点领域预防、纠风治乱矫正等机制为主体的南平特色预防腐败体系。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机制是预防腐败体系的龙头。我市坚持每年由市委常委带队,对10个县(市、区)党政班子及其成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市委连续十二年开展县(市、区)委书记述职述廉工作,述职述廉范围已拓展到县(市、区)长、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并延伸到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基层站所负责人及村主干。2012年,领导干部述职述廉5411人次。 在宣传教育机制上,我市健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的宣教格局。多形式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完成南平市反腐倡廉教育展览馆改版工作,建成和完善武夷山、建阳监狱警示教育基地,全年接待党员干部4000多人次。 在党员干部监督机制上,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廉政档案等制度,全市953名在职市管处级干部按要求报告了个人有关事项,充实完善8800多名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扎实开展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深入治理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公权力投资入股等问题。严肃查处、纠正129名党员和公职人员违法建房、买卖土地行为。严格执行中央关于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的有关规定,制止、压缩调整无实质内容出访12批27人次。 在权力运行监控机制方面,继续抓好规范权力运行、健全市场机制、完善中介组织工作。推进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工作。开展“反腐倡廉制度落实年活动”,督促26个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抓好有关反腐倡廉11类85项制度的落实。全面推行办事公开标准化建设,浦城县获评“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建瓯市立医院获评“全国院务公开示范点”,南孚电池、建行南平分行等获评“全国厂务公开先进单位”。认真开展地方组织党务公开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 我市还注重构建重点领域预防机制。推进“工程建设、林业管理、公共财政、农村基层”四个重点领域相关改革,严控廉政风险,以点代面,整体推进其他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全市共查找廉政风险点10047个,制定防控措施6342条。我市连续五年被评为中央纪委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先进单位。 形成纠风治乱矫正机制。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征地拆迁、保障性住房建设、强农惠农政策落实等方面,加大专项治理力度,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坚持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四位一体”办好“政风行风热线”。全面推行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全市10个县(市、区)均已建立行政服务中心,139个乡镇(街道)建立“一站式”代理中心(室),1734个村设立受理点,配备专兼职代办员2823名,帮助群众代理各类事项8.5万件。 运用科技 构建五大预防平台 我市以现代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手段,积极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等科技防腐网络平台,提高源头预防腐败工作综合效能。 构建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依托招标投标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交易事项网上运行的过程中同步嵌入电子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察、预警处置、远程监控,实现交易全程“阳光化”、监管网络化。 构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平台。建立集公共服务、业务协同、内部办理、电子监察、网上预登记、群众咨询、短信反馈和全流程办理进度视图等平台,实现网上审批和在线监察一体化,对行政审批过程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及时提醒、纠正。 构建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平台。建成市、县两级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链接,及时发布市场主体诚信行为记录,对违规违纪违法和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实行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和“黑名单”制度,32家企业因存在商业贿赂和不正当交易或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被执行市场准入限制和市场清退为主要内容的惩戒措施。 构建网上行政执法平台。全面建成市、县两级网上行政执法平台,并与省上联网,其中市本级有35个单位5510项行政职权实现网上办事、网上公开和电子监察。 构建林业执法视频监控平台。在全市林业执法单位和主要木材集散地以及重点路段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工作人员的执法情况实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控和录像,已建成监控探头185个。 改革创新 建成用好四个中心 我市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监管、公有资产经营作为预防腐败工作重点,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着力打造“四个中心”,最大限度地减少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的体制机制漏洞,提高源头防治腐败工作科学化水平。 至目前,全市10个县(市、区)和市本级已建成行政服务中心。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探索建立市、县两级联网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展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本级项目审批前置减少86项,办理时限全部压缩到法定时限的57%以内。 其次是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我市已建成市、县两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管办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六统一”运作模式。去年全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124.09亿元,比2011年增加36.66亿元,比增41.94%,共节约资金7.63亿元,比增11.36%。其中,市招标投标中心完成交易42.63亿元,比2011年增加20.06亿元,比增88.88%。 我市已完成会计集中核算和国库集中支付综合改革,全市1668个行政单位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全部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管理,市本级255个预算单位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全市15个部门试行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完善政府集中采购改革,全面实行招标采购和通用设备网上竞价采购。 此外,我市推进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产权过户改革,市本级共有17家单位4.3万平方米7亿元非经资产完成产权过户,集中到市非经管理中心,实现产权统一管理。市政府以市非经公司为主体,组建南平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发挥非经资产的融资功能,服务经济发展。参照市本级的做法,邵武、顺昌、浦城、光泽、松溪、政和等县(市)有序推进产权过户改革工作。 ☉本报通讯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