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省劳模、漳浦杏仔村党支部书记陈淑义
开栏的话 劳模和先进工作者都是各条战线、各行各业的先进代表。当前,漳州正处于大项目加快落地、大产业加快集聚、城镇化加快推进的关键阶段,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弘扬劳模精神,是为了更好把全市各条战线、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让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朝着“建设创业创新的活力漳州、又富又美的幸福漳州”的目标和实践中国梦不断奋进。为更好发挥劳模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本报今日起开辟《实践中国梦人人争先行——劳模风采录》栏目,连续刊登我市劳模的先进事迹。 “新的机遇,给予我们新的挑战。”作为漳浦杏仔村党支部书记,陈淑义始终把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任职十年来,他所在党支部先后荣获市县“优秀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其个人先后获“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基层工作者”称号,福建省委、漳州市委曾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漳州市委授予“市级劳动模范”称号。今年他又被评为“福建省劳动模范”。 杏仔村地处古雷镇东部,是个典型的渔村。2003年,陈淑义担任党支部书记,凭着多年积累的海水作业经验和独特的经济眼光,他明白,要想搞好渔村经济,只有向大海要钱、向生态旅游要钱。“而制约捕捞业发展瓶颈,就是渔港码头等基础设施建设。” 为此,陈淑义同志托朋友、找门路,多次请专家到村里指导,他白天跑部门,晚上研究渔村建设方案。在他苦心经营下,渔港码头、村级水泥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里渔业发展“瓶颈”逐渐被打破。10年过去了,杏仔村建成了以养殖业和捕捞业为主的重点渔业大村,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 2008年,重大石化项目落户古雷。陈淑义与村两委成员明白家乡开发建设迫在眉睫,于是,他们开始日夜奔波,每天一大早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整理、分析搜集群众意见和要求;对不理解的农户,他一边细说建设发展必要性,一边指导他们经济转型。在那一段时间,他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3个小时,甚至连续几天不休息。正是在他毫无保留的付出下,村民渐渐从不理解到理解,从对抗到合作,进而支持征地、搬迁工作,使建设能够顺利推进。 作为一名支部书记,陈淑义一直致力改善民生。2005年,他组织发动群众,多方筹措资金,共投入150万元建成杏仔村至新杜古线长2.5公里的水泥路,使杏仔村彻底告别“小雨难出村,大雨出不了村”的历史境况;2006年,他又大刀阔斧地向“脏、乱、差”的村容村貌进行大整治,全村先后建立6个垃圾堆放池,组建一支村卫生清洁队,村容村貌焕然一新;2008年,他又争取到100万元专款,分别用于全村下水道清理疏浚、杏仔小学操场硬化、围墙加固及修建村公共卫生厕所,短短两个月的时间,淤泥清理干净了,村小学焕然一新了。村民纷纷竖起大拇指,服了这个干实事的书记。 陈淑义说,目前,杏仔村正凝神聚力、加快发展。“未来,杏仔村将会成为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兴旺、民生殷实、全民幸福的现代化新农村。”采访时,陈淑义信心满满地告诉笔者。 ⊙张文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