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处置问题井盖有新招 管理手段处于全省先进
本报讯 (记者黄祖祥 通讯员陈文经 郭春乔)在晋江主城区3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47240个井盖个个都有“身份证”编号,并逐一录入网格化平台系统。每天,17名“城市侦察兵”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随时巡查是否有缺失、破损的问题井盖,并在第一时间拍下照片联系井盖权属部门及时前来维修。 “城市侦察兵”查找问题井盖 “我每天上午8点骑着电动车准时上路,在我的‘责任田’里到处转转,每条街、每条巷我都会去,看看是不是有井盖、路灯、护栏坏了,一天下来至少也要走上20多公里。”作为17名“城市侦察兵”中的一员,林炎圭从事这个工作已经3年多,“最早的时候,我一天能找到好几个问题井盖,现在是好几天才发现一个。” 林炎圭的责任范围约2.5平方公里,主要是宝龙酒店周边区域,包括泉安中路、双龙路、世纪大道等主干道。3年多来,他发现并得到妥善处置的问题井盖有274个。一般找到问题井盖后,他就用“城管通”手机拍照留证,然后上传到晋江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通知井盖权属部门去处置,等对方处置完毕后,他再实地回访监督。 这些“城市侦察兵”都是晋江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聘请的信息采集员,“我们通过技术手段就能实时监督他们的工作状态,他们每天几点上班、走了哪些路、找出什么问题,在系统平台上都能一目了然地看得到,防止出现上班脱岗、办私事、巡查路线间断或跳跃。”该中心工作人员蔡乾坤告诉记者,这些信息采集员发现问题的采集速度还与绩效工资挂钩,通过巡查到位、监督到位,更好地解决井盖丢失等案件采集成本高、效率低、易瞒报漏报等问题。 据统计,今年以来,晋江主城区共处理缺失、破损、下沉的问题井盖726个,化解了一大批安全隐患。 多部门联动处置问题井盖 除了建立17人的信息采集员队伍,晋江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还建立了由22个部门组成的城市管理联动系统及相应的业务处置队伍,确保件件有人管、事事有着落。 “以前群众发现问题井盖后,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有些部门接到反映后有没有处理也没人来监督落实。”蔡乾坤说,现在信息采集员对问题井盖拍照回传到中心后,他们立即将问题反馈给井盖权属单位,对方必须立即通知抢修工人前往处置。对于明显破损、下沉或缺失的井盖,规定在24小时内就要完成处理;如果是需要采取工程性措施的输油(气)等特殊井盖,则要求在3个工作日内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每个部门在中心网格化平台上的应急反应也将被列入该部门的年度考核。比如,属于市政园林局的一个井盖出现破损,网格化系统在生成“立案表格”的同时会亮起“红灯”,警示相关部门,直至该井盖完成修复,“红灯”才会转成“绿灯”。而市政园林局用时多少作出反应、维修耗时多少等也一一记录在案。通过每季度召开的联席会,通报案件处置快慢、好坏等情况,协调解决疑难问题、扬优择劣,实现城市管理的优化、提升、促进。 “可以说,当大多数城市还在探索问题井盖的长效管理机制时,我们借助网格化管理技术平台,处置问题井盖的手段已先行一步,在泉州乃至全省都处于领先地位。”晋江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负责人陈海洋表示,如今晋江实现了处理问题井盖从粗放到精准、从被动到主动、从分散到集中的转变,彻底改变了过去城市管理部门各自为政、甚至推诿扯皮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