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全都在找彩蛋 电影到底呈现了什么?
不管是国外的烂番茄,还是国内的豆瓣、猫眼、淘票票,都罕见的、统一的给了《头号玩家》9分以上的超高分。影片几乎零差评,在宣发极其低调的情况下,在周末掀起了观影狂潮,纷纷爆满。
而影片中,对各种动画、电影、游戏地引用和还原则让观众们大饱眼福,纷纷找到了自己的共鸣。
有影评透露说影片有138个彩蛋,也有说119个彩蛋的,但不管到底有多少个,观众们都被吊足了胃口,在电影中看着熟悉的角色和场景津津乐道,在观影出来后畅快淋漓、意犹未尽。
然而,也正因为此,《头条玩家》中呈现出的很多特点也容易被影片商业化爆米花片的外表所蒙蔽。如果仅仅如此,那斯皮尔伯格也就绝算不上真正的大师了。
世界级的电影工业水准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真3D影片,而不是字幕3D片。在当下,踏踏实实做3D不骗人搞噱头的影片比较少了。在逼真的观影效果下(尤其是巨幕和IMAX),影片营造的视觉观感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情绪与动作。
春节档有人说《女儿国》展示出了国际水准的特效制作能力。看完《头号玩家》只能说超真实的动画CG与布景、道具,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中国电影工业水准与国际水准、国际顶尖水准的差距。而在去年年初的《长城》拉出来对比,差距就更大了。(忽然又想起了神片《爵迹》)
编剧超强的知识储备与整合能力影片不管是138个彩蛋还是119个彩蛋其实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影片的编剧在剧情和台词、角色中对这些彩蛋的捏合能力。阅片广度、阅片深度,跨动漫、游戏、电影、小说的知识储备,呈现出了编剧高超的编剧水平。
这种能力不仅在中国,在国际上也是绝无仅有。如果说旁征博引的能力,国内能够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也就是情景武侠喜剧《武林外传》了。在这种知识储备之下,观众不被影片的呈现所感染实属不太可能。
而更令人称赞的则是,我们所有人都能猜到故事的结尾,但走向结尾的过程却处处出人意料,惊喜频出,豪无尿点。再想想国产电影的很多编剧,能够送给他们的可能只有。。。了。
导演深厚的调度能力与创造力斯皮尔伯格已经70岁了。在这个年纪其实更多看的就是导演的执导功底,去探讨创造力其实是强人所难的。而影片则将这种偏见打破。《头号玩家》呈现出的创造力令人惊叹,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另一部同题材影片《连接人》。那部影片也算不错,但与之对比则产生了云泥之别。
再看看我们上年纪的诸多国产电影大佬级导演们,不说创造力,合格的产品都有多久没带给大家了?陈凯歌、吴宇森、张艺谋、王家卫、姜文……人70岁还在不断创造,我们可千万不能吃老本,墨守成规啊。
回归生活,回归人类社群的电影主旨夸了《头号玩家》这么多,但斯皮尔伯格真正想要表达的却压根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富有对未来的思考与提醒。在VR与AR技术日渐兴盛的今天,未来实现影片中的游戏交互的日期不再邀约。且即便没有这些技术,现在沉迷与手游和网游的玩家们都已经开始逐渐失去社交能力,或只期望在游戏中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斯皮尔伯格在影片中通过角色们的社会状态让我们警醒,如果不加警惕,未来的社会可能就会沦落至此。人终究是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如果失去社交和朋友,那么人存在的价值和幸福感就无从说起。影片用绿洲游戏的缔造者和男主角的生活阐释了这个道理。
回归生活本质,重新审视自己,审视社会,找到自己真正的社会价值是斯皮尔伯格希望传递给观众的,也是社会想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到。
不管影片的包装如何,优秀的影片总是需要一个令人值得思考的内核。斯皮尔伯格恰好擅长并做到了这点。而大多数国产电影和普通好莱坞商业片在度过了两小时左右的兴奋后(也许都毫无兴奋点),走出电影院时会忽然发现,影片到底讲了什么?缺少灵魂和内核,是目前中国电影存在的普遍问题。哪怕是春节档热映的《唐人街探案2》和《捉妖记2》也都是如此。
中国电影的道路还很遥远,但感谢《头号玩家》给了我们一个追赶的方向。 来源:头条号 纳兰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