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副教授解读高考作文题:多种角度立足要高
今年福建省高考作文题是:“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顾城的诗歌《忧天》) 根据此诗写一篇800字的作文。7日下午,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副研究员、副教授,从事语文教学研究近三十年的李国庭接受了本网记者的采访,就今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的理解和写作侃侃而谈。 李国庭说,应当承认,以诗歌作文字材料比散文为文字材料在理解上要难些。因为诗歌是用各种修辞手法,具体形象而又含蓄地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的,不像散文那么直白。就如顾城这首诗歌,“我仰望着夜空”,“感到惊恐”,为什么“惊恐” 原因是一个假设性的理由:“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就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假设、比喻之后,来个否定:不能!紧接着来个肯定:“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这就是说,不能像流星那样无依无附地绝对自由,应该要学习树根,践行扎根精神,立足实际求奋进。 在这么整体理解的基础上,考生就可以析出三个角度:自由与纪律;梦想与实干;中国梦与我的梦。然后以唯物辩证法为写作指导,挥洒自如地表达出思辨能力和水平,写篇有深度的关系性议论文。当然,考生也可以求其次,单从“扎根人民、为人民服务”一个侧面抒写自己的人生观。 李国庭表示,因为文体不限,考生应该扬长避短,用自己擅长的文体写。不管用什么文体写,都要立足点高些,有点“殉道”精神才好! (福州新闻网记者 邱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