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月收入低于八千无安全感 高房价成最大妨害因素

食不在来
2012-04-01 17:30:05

  台海网4月1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孙春燕 崔晓旭)全国“两会”期间,一则《北京上班族月收入7500元没有安全感》的消息引发舆论关注和热议。那么,厦门的中等收入者感觉安全吗

  随着近几年物价的上涨,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开销增加,消耗上班族的大部分工资所得。为了进一步了解厦门上班族的安全感,近日,导报记者委托福建省决策资源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利用街访随机调查的方式,共完成有效样本273份。调查发现,白领们个个都顶着买房、购车的压力,承担着高昂的生活成本,近七成的人没有安全感。

  五成人最大开支是生活费

  总体来看,厦门人的工资收入水平处于中等水平。调查显示,在273份有效问卷中,近五成被访者收入中等,每月工资收入有2000-5000元。

  其他的,工资收入在8000元以上(较高收入)的占7.69%,5000-8000元占27.47%,2000元以下的(较低收入)占21.98%。

  在每月的收入中,用于最大的支出是什么

  从调查结果来看,最大的一笔支出为生活费等日常开支,占到了53.85%。还有34.80%的被访者用于还房贷,7.33%的被访者还车贷,另外还有其他支出4.03%。

  “每月,我们两个人的工资收入刚好够家庭的刚性支出。”被访者张小斌在厦门买了一套二手房,每月还房贷4500元,加上车贷2500元,他的工资就刚好全部“贡献”给银行。他太太的月薪则全用于生活支出和工作应酬,每到月底都几乎成“负翁”。

  房价太高最能危害“安全”

  调查结果显示,以目前的收入水平,近七成的被访者没有安全感,有安全感的仅占16.48%。

  那是什么让你在这座城市里没有安全感

  毋庸置疑,房价、物价,这两项是影响安全感的主要因素,占到了90%以上。调查结果显示,57.14%的被访者认为房价太高,37.36%的被访者认为生活费用太高,认为交通费用太高的仅有4.40%,另还有其他因素的占到了1.10%。

  然而面对高房价,很多打工仔也只能望楼兴叹。单身白领乔小姐更是坦言:“房子能给我安全感,为了买房,这三年来我几乎不买名牌。”

  月收入超八千才有安全感

  那么,对于普通市民来说,每月收入多少会有安全感

  从调查结果看,15.38%的被访者认为月薪过万才有安全感;53.85%的被访者认为月收入在8000-10000元就是“安全区间”;还有23.81%的被访者认为这个区间是5000-8000元;仅有6.96%的被访者认为工资收入在3000-5000元就能安全。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在调查中,许多受访的白领告诉导报记者,月收入达到8000-10000元,的确能让自己过得比较滋润;但他们同时也认为,“滋润”的前提是家人不要突然生病,或者工作上发生大的变动。一旦遭遇重大变故,“滋润”就难以为继。

  市民样本

  月收入6000 年终只能剩一万

  家在漳州的郭真,已经在厦门一家国企工作六年,从刚开始月入2000多元的“月光”到现在每月6000多元的收入,小郭的成长让很多同龄人艳羡不已。

  但即便如此,她仍觉得自己不算是中等收入者、没有安全感,因为一年下来,她最多只能攒个万把块。

  郭真的税前收入将近7000元,扣掉三金和个税后,每月能拿到手的有6000多元。为了结婚生孩子,她和老公两年前买了一套80万元的两居室,每月房贷2800元。孩子出生后,奶粉钱、尿片钱,一个月下来,孩子身上少说得花1000元。

  除了这些大项的支出项目外,日常生活花费也不小。买菜、买肉等分支出每月将近1000元,再加上每个月电费60多元、水费40多元、煤气费100元、物业费80元,共计支出5100元,剩在银行卡里的也就千余元。

  “这样的收入你说怎么会有安全感 ”小郭说,虽然每年年终单位能发将近2万元的年终奖,但是双方父母每人2000元的赡养费,单位同事结婚、朋友孩子过满月,怎么还不得花个一两千,再给自己和老公添置点新衣服、新手机什么的,一年下来能攒一万元就很好了。

  不过,小郭也说,相比较一些同龄人来说,自己不用租房子,不用把买房当做奢望,算是比较幸运的,但这也说明中等收入者非常脆弱,享受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较少,生活负担压力较重。

  议见·立场

  政策应该多与白领衔接

  尤京文 (中共厦门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室主任、教授):从厦门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调查的数据应该还是比较真实的。虽然物价上涨水平总体是下降的,但食品方面的支出还是增加的。居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在个人收入中的比例)恐怕还是上升的。

  对普通白领来说,在不啃老的前提下,要负担一顿盒饭将近20元的成本,怎么能有安全感呢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主要覆盖低收入群体,白领这个特别阶层享受不到城乡低保、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怎么能有安全感呢

  当然,白领们的不安全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无论是什么政策也不可能立竿见影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我想,提高社会福利、增加社会保障还是根本的法则,政策出台时多一些与白领的衔接,或许会给都市白领多些安全感。

  比如,厦门的社会保障和最低保障线都是全国最高的,可是很多条件把白领挡在门外;再比如厦门的落户政策,外地来厦务工的白领,在厦门办理暂住证,而且期间不能有中断,连续8年之后,才有资格落户厦门,可到了实际操作,很多程序还是会令绝大部分的白领望而却步。

  目前厦门户籍人口150万,非户籍人口173万,加上那些没有暂住证却生活在厦门的人,厦门的实际人口可能达400万,除去有房子、有家庭的厦门人不说,想让这些“外地移民”有安全感,政策必须有所升级,行政手段和程序必须要和白领衔接起来,让他们融入厦门城市文化中,共享特区发展成果,才能让他们增加安全感。

  安全感还是个心态问题

  王慧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全感的问题,说到底还是社会保障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社会保障网络起步较晚的国家,这是个很复杂的事。

  中等收入者应该具备中等以上收入、生活比较富裕、生活水平比较稳定,不应该是 “房奴”、“车奴”、“孩奴”。但现实中,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高昂的生活成本,扼杀了城市工薪阶层积累财富的能力,制约了中等收入群体的增长。

  “做大中等收入群体,织密社会保障网,也许就能解决安全感的问题,但也要考虑现实,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正处于覆盖面尽量扩大却还没有完全覆盖的阶段,所以一部分人没有安全感是可以理解的。等过了这个过渡时期,随着社保体系的逐步完善,白领的不安全感也会逐渐消失的。”

  很多人认为,白领没有安全感就要加大调控房价、稳定物价、推进教育公平、深化医改和完善社保等方面的力度,但我认为,以上因素只是对安全感有影响,而不能真正决定白领的安全感。安全感是一个人的心理感受,不要和那些年收入几百万元的人相比,就算你只有2000元,你也一样会有安全感的,所以这还是一个心态问题,心态好了,安全感也就不是问题了。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