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街道洋梓村卫生环境整治见闻

一叶之秋
2013-07-17 10:31:51

  7月14日,石竹街道洋梓村村民吕国标、吕仁华在太城溪河边清理垃圾。吕国标告诉记者,太城溪上游流经东张镇、镜洋镇,这两天“苏力”台风给溪流带来了雨量,也从上游带来了很多饮料瓶、易拉罐等生活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就会影响环境卫生。

  村书记陈融华说,因河道穿越村庄,时间长了,淤泥和垃圾便会堆积,如果不及时清理,一到夏天,这条河道便成了地地道道的“龙须沟”,臭气熏天。

  洋梓村是石竹街道最偏僻的一个乡村,全村有616人,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0548元。2011年,村里将所有露天厕所、老旧厕所全部填埋,在村子里建了一个标准化的水冲式厕所,并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村两委还从村财里挤出2.5万元,组织村民清理了河道。也正是从这一年起,该村聘请了3位村民,实行包片包户,负责全村的保洁,吕国标、吕仁华就是其中的两位。同年,村里还给每家每户发了两个垃圾桶,一个装一般的生活垃圾,另一个装不可回收的生活垃圾。每天早晚备一次,保洁员挨家挨户收垃圾,并将垃圾倒入转运池,等待环卫车将垃圾运走。这一做法得到了市家园办的认可,并向全市推广。随后,镜洋、阳下等镇街的村庄也纷纷学习洋梓村,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以前,洋梓村里的羊肠小道,是地地道道的“水泥”路,一到下雨天,路上满是污水和烂泥。“半月不雨尘飞扬,一场大雨白茫茫”就是当时的写照。2012年,村两委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将村里的4条村道建成标准的两车道水泥路,总长1200米,大大方便了村民出行。

  其实,相对于硬件的改善来说,更难改变的是村民固有的卫生陋习。为此,村两委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在村里刷上标语,办起了黑板报,每个月做一期“健康时报”,向村民宣传环境卫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

  傍晚时分,漫步洋梓村道,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清香,几只白鹭在绿油油的稻田里翻飞,花木掩映的院落鸟声清脆。这不是一幅画,而是记者在洋梓村的真实见闻。

登录 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