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警惕微笑的坏人 父母应和孩子约法三章
【记者手记】 警惕“微笑”的坏人 过去,我们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现在,我们是不是要告诉他们:也不要和熟悉的人说话 昨天,一位妈妈在获知杀害小鑫炫的犯罪嫌疑人,竟然是林鑫炫同学妈MD同居男友时,尖叫起来:前几天儿子回来说,放学遇到同学的爸爸,开着车要送他们回家!她立刻把儿子叫到跟前,嘱咐他说:以后要是同学的爸爸妈妈说要带你去哪里,你一定不要答应! 也不和熟人说话 昨晚,我们的编辑部一直挣扎于一个细节:到底要不要依据警方的通稿,点明犯罪嫌疑人是“林鑫炫小朋友的同学妈MD男友”,或是只含糊地处理成“林鑫炫小朋友家的熟人”。我们担心,“同学”的身份被曝光后,他或她将面临的压力,可能不是一名9岁孩子可以承受得了的。 但是,我们最终还是用了警方的通稿,只有一个考虑:或许能给孩子和父母提供信息:在这件惨案中,是小朋友同学的“家人”伸出黑手。不过,在我们做出这个选择后,我们也和教育部门联系,提醒他们保护那名被无辜卷入的孩子。 在这件事发生后,父母们要告诉孩子什么 这是我们获知案情进展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有人说,现在要告诉他们,不要和熟悉的人说话。有人认为,这有点草木皆兵了。 和孩子“约法三章” 无论如何,应该肯定的是,现在看来,我们该给孩子上防拐骗课了。事实上,在包括美国、日本等国家,都有举办孩子防诱拐的训练。 例如,在日本,小学“父母联合会”会专门举办安全防范讲座。主讲人是负责小区治安的警察,他首先通过动画片对孩子们约法三章——不跟不认识的人走;如果不认识的人要把自己带走,要大声喊“救命”;不能一个人在外面玩;出去玩时,要告诉家里人去哪里、和谁玩;看见别的小朋友被不认识的人带走,要大声喊“救命”。 在这个约法三章中,我们找到到底要不要和“熟悉的人说话”的答案:即使是和熟悉的人出去,也要记得告诉父母。 与他人保持安全距离 约法三章之后是安全距离训练。例如,遇到不认识的人搭话时,一定要保持安全的距离,即大约两个人胳膊长度相加的距离。如果对方和你之间小于这个距离,就要往后退;如果对方有意靠近你,一定要赶快逃掉。 除此之外,在日本,警察还会教给孩子们几种简易解脱方法:比如被对方一只手或两只手抓住时如何解脱,如果挣脱不了,就打对方的脸或者踢他的腿、踩他的脚等等,同时要大喊“救命”,总之是要设法逃掉。 孩子对于好人、坏人的理解大多来自童话故事。在这些故事中,代表“坏人”的大灰狼形象通常都是贼眉鼠眼、形象龌龊,甚至通常在晚上才会出来。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政府教育部门特别为儿童制作了一个主题为“不要开门”的电视节目,“坏人”是西装革履、面带微笑的送货员,很多小孩因此丧失警惕。这个节目为的是引导孩子打破思维定势,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坏人的含义,教会孩子辨识和应对真正的坏人。 (本报记者 佘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