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漳州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
“秀才”迭出的石牛尾村 沿着一路雕花石板甬道前行,豁然开朗的,便是丰作厥宁楼宽敞的天井。这个外径77米,曾拥有288间房间的土楼,1988年来这里考察的同济大学考察队,认定为“迄今已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圆形土楼”。根据历史资料显示,丰作厥宁楼始建于康熙三十七年,历时40年完工。鼎盛时期曾有叶氏家族近600多人住在这里。 走在楼间,抬眼是高耸的楼壁,让人感叹工程之浩大巧妙。据了解,早在100多年前,便有外国人前来土楼拍摄了一系列照片作为邮票,并制作成明信片,但一直没有标明拍摄地址。2011年,一位资深媒体记者的一番寻找,终于确认,原来就是芦丰村的这座丰作厥宁楼。 “我从小就住这里,都68年了,儿女们都搬出去了,他们叫我一起出去,可是我舍不得这里呀。”老人叶阿长说。楼里的老人基本是自小就居住在这里,对他们来说,丰作厥宁楼就像是流淌在身体中的血液,是割舍不去的存在。 与土楼遥遥相望的,是村口桥头的一棵古榕。古榕的枝叶华盖遮在整座桥的上空,清澈的双溪从桥下缓缓流过,桥下浣衣的女人,树下纳凉的老人,整个村落古意盎然。榕树下,一排石墩默默地蹲守着。“这座楼以前是香炉地,前面有座火焰山,为了避免被火烧,就在大楼门口做了13个石墩,13个石墩下面还设计了缸装水、放符,我们叫做七星落地。”村民叶月德介绍。 “我们一定会抓住芦丰村跻身‘中国传统村落’这个契机,做好传统村落的保护及规划设计,同时争取政策支持,吸纳民间资本,多方筹措,做大做强芦溪镇的旅游开发。”芦溪镇党委书记曾庆丰坚定地说。 本组文图由林桂芬林佳仁杨特团罗奇伟 林巧雪黄辉蓝婕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