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肢残少年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
![]() 佳炜用妈妈买的电容麦,向yy频道上的音乐发烧友唱出自己写的歌。 9月21日,农历八月十七,三明市区三化五村市场旁的一处普通居民楼里,周佳炜身体扭曲着靠在座椅上,眼中却没有一丝愁苦。这一天,他满18岁。本月底,他将代表我市去北京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 周佳炜自幼四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却无师自通学会游泳;他没有上过一天学,却会写歌词,自创自唱,即兴表演,成为音乐论坛的达人,拥有很多网络粉丝,还有人向他拜师学艺。 看着如今快乐的儿子,妈妈张淑琴说:“18年来我们从未放弃。” “妈MD背驮了我18年” 小佳炜出生后原本各方面健全,三个月大时因一次拉肚子,被送进诊所治疗,不久,小佳炜手脚失去知觉。那时,医生诊断的结果是脑瘫。 福州、北京、辽宁……张淑琴带着儿子四处求医,都没效果。佳炜5岁时,父母离了婚,佳炜跟着妈妈一起生活,坚持与病魔抗争。 直到2006年,母子俩到北京儿童医院治疗,才得知小佳炜四肢瘫痪的真正原因是神经元受损,而不是脑瘫! 那一刻,对张淑琴如同当头一棒,怨恨、心酸、痛苦,“一辈子所储藏的眼泪都在那时流尽了”。可为了儿子,她选择了坚强。 佳炜去过很多医院看病,做的最多的就是扎针,手脚背上一次最多扎20多针。“小时候特别怕扎针,但是又必须扎。每次妈妈都要告诉我,乖,扎了就会走路了。然后我就不哭了,一直忍住。”佳炜说得很平静。“小时候他一点都不会坐,放在凳子上、地板上,四周都要用被子兜住,不然一下就掉下去。”小姨张木娥看着外甥说,佳炜现在重八九十斤,全部是他妈妈一人背上背下。 这里,其实是小姨张木娥租的房子,两室一厅,每月租金600元。因为要照顾佳炜,张淑琴没法脱身去干别的工作,生活负担越来越重,连房子都租不起了。张木娥的丈夫在外打工,儿子刚去上大学,她就把姐姐和外甥接来同住。 母爱无疆。18个春夏秋冬,张淑琴每天为佳炜穿衣喂饭,背着他上上下下,并坚持给他做康复训练。如今,她的身体大不如前,经常腰酸背痛,手臂粗壮得像棍子。 “人生,我是作者,不是读者” 佳炜生活不能自理,没有学校肯接受他,他一天学堂都没上过,可他渴望学习。 2011年,通过朋友介绍,妈妈把佳炜送到江苏常熟去,让他学习了一年的电脑。在那里,佳炜克服种种困难,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认字、写字,现在打字速度达到一分钟一百多个字! 从常熟回来,佳炜变得骨瘦如柴。“在外地,没人贴身照顾,行动不便,每次都是最后一个去食堂吃饭,饭菜又更少了。”妈妈心疼地说。 佳炜用下巴艰难地打开电脑。这是小姨儿子的一台旧电脑,也是佳炜与外界交流的唯一工具。电脑以生动的海贼王漫画为桌面,佳炜说,他喜欢海贼王和火影忍者这两部动画片,因为里面的故事情节激励着他。 佳炜通过电脑每天自学,一点一滴补回了知识,也学会了动手写作。他为记者朗诵起了他创作的诗歌《青春与梦想》:“十八岁的天空,还记得那时候,我们都还在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我也是。我现在才18岁啊,我有的是时间,时间就是我最多的东西。我觉得吧,人生,我是作者,而不是读者。结局这种东西,我觉得我是可以自己改变的……” 今年8月16日上午,市肢残人协会组织全国第四次肢残人活动日诗歌朗诵比赛,周佳炜就是凭着这首诗获得了一等奖。那天,周佳炜被妈妈抱上台,虽四肢无力无法站立,双手也不能像其他参赛选手那样自如地抓握话筒,但依然神情自若,平静却深情地吐露心声,现场评委和观众无不为之动容。 |